[发明专利]车辆底架端部碰撞变形吸能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10356083.8 | 申请日: | 2014-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49806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1-04 |
发明(设计)人: | 杜彦品;肖守讷;王卫;李华丽;陈海俊;杜立侠;夏正宝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车南京浦镇车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F1/08 | 分类号: | B61F1/08 |
代理公司: | 南京同泽专利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32245 | 代理人: | 蔡晶晶 |
地址: | 210031 江苏省南京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底架 碰撞 变形 结构 | ||
1.车辆底架端部碰撞变形吸能结构,包括侧梁、端梁、牵引梁、枕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梁与侧梁之间固定有斜向设置的斜支撑梁,所述斜支撑梁上固定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上安装有纵向设置的防爬吸能装置,所述端梁开设有与防爬吸能装置对应的孔,所述防爬吸能装置的前端穿过所述端梁的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底架端部碰撞变形吸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爬吸能装置的前端具有防爬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底架端部碰撞变形吸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端梁与枕梁之间的侧梁上沿纵向间隔的开设有若干矩形孔或腰形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底架端部碰撞变形吸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端梁与斜支撑梁之间安装有脚蹬组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底架端部碰撞变形吸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梁1前端部分和牵引梁上盖板的板厚为3mm;所述脚蹬组件的围板厚度为3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底架端部碰撞变形吸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梁上安装有车钩安装座,所述斜支撑梁的第一端位于牵引梁的车钩安装座附近,与牵引梁焊接固定;斜支撑梁的第二端位于车钩安装座后方,与侧梁焊接固定;所述斜支撑梁与侧梁的夹角为30-6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底架端部碰撞变形吸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斜支撑梁后方设置有两端分别与牵引梁、侧梁焊接的小斜梁。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辆底架端部碰撞变形吸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小斜梁后方设置有两端分别与牵引梁、侧梁焊接的横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车南京浦镇车辆有限公司,未经中车南京浦镇车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56083.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