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米级尺度区域液体介质表面压力测定的监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355982.6 | 申请日: | 2014-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00846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1 |
发明(设计)人: | 苏锐;满轲;王驹;马洪素;田霄;王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N13/02 | 分类号: | G01N13/02;G01N15/08;G01L11/00 |
代理公司: | 核工业专利中心 11007 | 代理人: | 包海燕 |
地址: | 100029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尺度 区域 液体 介质 表面 压力 测定 监测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液体介质水压力测量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米级尺度区域液体介质表面压力测定的监测方法。本发明的方法将两块材质相同的裂隙介质上下摞列放置,二者接触面设置密封圈,水流从上位裂隙介质的进水口/出水口流入/流出,并在接触面的密封圈内部形成液体介质表面,通过水压力传感器测量不同位置处的液体介质表面水压力数据。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仅能测定液体介质在进水口与出水口水压的技术问题;实现了液体介质渗透过程中表面水压的测定,能够可靠反映整个试验时间段内米级大尺度区域的裂隙介质渗透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液体介质水压力测量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米级尺度区域液体介质表面压力测定的监测方法。
背景技术
液体介质的水压力参数是液体介质的基本力学特性之一。水压力测试及相关研究属于裂隙介质基本力学特性的研究范畴,其对于液体介质在不同工况下的渗透特性研究起着基础性的指导作用。对于岩石类含裂隙的准脆性材料,渗透性能是决定工程岩体长期安全性的重要因素。评价工程岩体长期稳定性的渗透参数是通过监测流体进入裂隙岩体情况获得的,特别涉及到流体如何流入裂隙介质,流入流出裂隙介质流量的准确统计,以及液体介质表面水压力参数的准确测试,其对于研究裂隙介质的渗透特性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因此,如何实现液体介质表面的水压力测定,特别是在较大的米级尺度范围内,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现有用于液体介质表面压力测试的方法,通过水压力传感器分别测定进水口处与出水口处的水压,间接得到液体介质的水压。故其测得的水压仅仅反映了该液体介质在进水口处与出水口处的水压,不能实现液体介质在渗透过程中表面水压的测定。因此,导致获得的水压力参数往往仅能反映参与测试的裂隙介质某一特定时间段、某一特定区域内的渗透性能,将其运用于工程上时并不准确,影响测量结果实际应用的科学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现有液体介质表面压力测试方法,仅能测定液体介质在进水口处与出水口处的水压,无法实现液体介质在渗透过程中表面水压的测定,进而导致获得的水压力参数往往仅能反映参与测试的裂隙介质某一特定时间段、某一特定区域内的渗透性能。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所述:
一种用于米级尺度区域液体介质表面压力测定的监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设备布局
将两块材质相同的裂隙介质上下摞列放置,上位裂隙介质的下表面和下位裂隙介质的上表面形成接触面;上位裂隙介质上表面设有若干个进水口和若干个出水口,上位裂隙介质内部对应每个进水口设有连通上位裂隙介质上表面和接触面的进水通道,对应每个出水口设有连通上位裂隙介质上表面和接触面的出水通道;下位裂隙介质的上表面设有一圈凹槽,凹槽内放置密封圈,所述进水通道和出水通道在接触面的端口位置均包围于密封圈内部;上位裂隙介质还设有若干个通孔,通过通孔将水压力传感器放置在所述密封圈内部;
步骤2.水压力测量
水流从进水口流入进水通道,在接触面密封圈内部渗流形成液体介质表面,并通过出水通道从出水口流出;放置在密封圈内部的若干个水压力传感器测量液体介质表面不同位置处的水压力,并将测量数据传输至外部水压力数据采集器。
作为优选方案:步骤2中,通过控制进水口和出水口的流量,实现裂隙介质接触面处的水流全部处于密封圈内部。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水压力传感器在通孔中通过连接线柱连接外部水压力数据采集器。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裂隙介质接触面粗糙度、密封圈凹槽表面粗糙度及密封圈内部液体介质表面粗糙度的范围均为[0,1.6]。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密封圈的直径范围为[0.3m,0.6m]。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未经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5598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