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热交换器和热交换设备在审
| 申请号: | 201410355771.2 | 申请日: | 2014-07-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447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11 |
| 发明(设计)人: | 久永徹;铃木梢;我妻隆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丰技研 |
| 主分类号: | F28D7/16 | 分类号: | F28D7/16;F28F1/40;F01N5/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李辉;蔡丽娜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热交换器 热交换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热交换器和搭载有该热交换器的热交换设备。
背景技术
热交换器是利用在热交换管的内周流动的第1热介质和在外周流动的第2热介质进行热交换的装置。已知热交换器能够搭载于热交换设备(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的图3。)。
如图13所示,作为热交换设备的废热回收装置200具有热回收通道202和迂回通道203以进行热交换,在热回收通道202配置有热交换器210,迂回通道203绕过该热回收通道202而不进行热交换。
热交换器210由以下部分构成:中心壳体211;两张端板212、213,它们分别关闭该中心壳体211的端部;以及多个热交换管215,它们架设于所述两张端板212、213之间,并在内部流动废气。在热交换管215的内部流动的废气和在外部流动的介质之间进行热交换。
搭载有热交换器210的废热回收装置200通常安装在车体的底板下。由于底板下的搭载空间狭小,所以期望废热回收装置200是小型的。要是能够使热交换器210小型化,则作为废热回收装置200整体也能够实现小型化。
此外,即使在热交换器210搭载于废热回收装置200以外的装置的情况下,通过使热交换器210小型化,能够提高热交换器210和搭载有热交换器210的装置的配置的自由度。期望热交换器的小型化。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2-184681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小型的热交换器。
技术方案1的发明为一种热交换器,所述热交换器由以下部分构成:筒状的中心壳体;一对端板,它们封闭该中心壳体的两端;以及多个热交换管,它们的两端支承于所述端板,并在内部流动有第1热介质,所述热交换器利用所述第1热介质和在所述热交换管的外周流动的第2热介质进行热交换,
所述热交换器的特征在于,
在以所述第1热介质的流动方向为基准,将配置在上游侧端板作为上游侧端板、并将配置在下游侧的端板作为下游侧端板的情况下,
所述下游侧端板由下游侧底面部和下游侧壁部构成,所述下游侧底面部支承所述热交换管的下游侧端部,所述下游侧壁部从该下游侧底面部的周缘一体地立起,并且,所述下游侧壁部的末端部朝向上游侧地配置。
技术方案2的发明的特征在于,所述下游侧壁部中,只有所述下游侧壁部的末端侧与所述中心壳体接合。
技术方案3的发明的特征在于,所述上游侧端板由上游侧底面部和上游侧壁部构成,所述上游侧底面部支承所述热交换管的上游侧端部,所述上游侧壁部从该上游侧底面部的周缘一体地立起,
所述上游侧壁部的末端部朝向下游侧地配置。
技术方案4的发明的特征在于,所述上游侧壁部中,只有所述上游侧壁部的末端侧与所述中心壳体接合。
技术方案5的发明的特征在于,在所述中心壳体形成有用于将所述第2热介质导入到所述中心壳体内的第2热介质导入口,
在该导入口的附近形成有将所述第2热介质朝向所述热交换管的上游侧引导的引导部。
技术方案6的发明的特征在于,所述引导部是由板状的引导板构成的,所述引导板与所述中心壳体的内周面部接合,并在与所述中心壳体的内周面部之间形成封闭截面,
借助于在所述引导板的上游侧的端部开设的引导孔,所述第2热介质被朝向所述热交换管的上游侧引导。
技术方案7的发明的特征在于,所述引导部是由板状的引导板构成的,所述引导板与所述中心壳体的外周面部接合,并在与所述中心壳体的外周面部之间形成封闭截面,
借助于在所述中心壳体的上游侧的端部开设的引导孔,所述第2热介质被朝向所述热交换管的上游侧引导。
技术方案8的发明的特征在于,所述引导孔开设于与所述热交换管的层间对应的部位。
技术方案9的发明的特征在于,在所述中心壳体沿所述第1热介质的流动方向形成有朝向内侧凹陷的凹部。
技术方案10的发明为一种热交换设备,其由以下部分构成:分支部,废气被导入到所述分支部,并且所述分支部将所导入的废气分支成两路;第1流路,其从该分支部延伸;第2流路,其从所述分支部以沿着所述第1流路的方式延伸;热交换器,其安装于该第2流路,并从废气的热回收能量;以及阀,其以能够开闭的方式安装于所述第1流路或所述第2流路,并切换所述废气的流动,所述热交换设备的特征在于,
所述热交换器为技术方案1~9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热交换器。
发明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丰技研,未经株式会社丰技研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5577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粘稠液体液位测量仪
- 下一篇:一种换热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