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大蒜间套菜用糯甜玉米、夏秋大白菜间套甘蓝一年两季四收栽培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410354772.5 申请日: 2014-07-24
公开(公告)号: CN104137724A 公开(公告)日: 2014-11-12
发明(设计)人: 孟平红;文林宏;郭惊涛;李桂莲;王天文;李琼芬;蔡霞 申请(专利权)人: 贵州省园艺研究所
主分类号: A01G1/00 分类号: A01G1/00
代理公司: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52100 代理人: 程新敏
地址: 550006 贵州省贵阳市小*** 国省代码: 贵州;5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大蒜 间套菜用糯 甜玉米 大白菜 甘蓝 一年 两季四收 栽培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农业栽培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大蒜间套菜用糯甜玉米、夏秋大白菜间套甘蓝一年两季四收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贵州属于典型的“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山区省份,耕地面积小且零星分散、土壤瘠薄,推广规模化、机械化、现代化、产业化难度较大,因此农业单产及生产效率低,农民收入较低。贵州省大方县、纳雍县、福泉市、惠水县等县市多数为少数民族聚居地,长期以来这些贫困地区农业传统种植模式是糯玉米、大蒜、甘蓝、大白菜等的单作,亩产量分别是1000、700、4300、5000kg左右,亩产值分别只有2000、2800、3500、3000元。如何在单位面积上调整种植结构,采取间套作或一年多季蔬菜高效种植模式,增加复种指数,尽可能地提高土地利用率,成为贵州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现有技术中,有一些粮菜套作的模式,例如与本发明最接近的河西地区大蒜、玉米、甘蓝三茬套种模式,可每亩收获蒜头600~700kg,产值1400元,蒜苔550~650kg,产值1500元,玉米500kg,产值400元。甘蓝1500kg,产值750元,合计4150元,除去成本800元,纯收入3250元,比传统单作种植方式增收2000元。大蒜在10月中上旬播种,按100~ll0cm 为一带,株距l0~15cm,行距15~20cm,种5~6行。带间距(玉米占带)60cm。玉米在4月上旬播种,在带间种2行玉米,行距30~40cm,株距20~25cm。待5月上旬大蒜收获后,在大蒜茬上播种夏秋甘蓝,9月下旬收获。大蒜选择北京紫皮蒜,玉米选择豫玉22号,甘蓝选择中甘16号、京甘1号等。此模式的玉米是种在大蒜带与大蒜带之间60cm的带间,甘蓝是在大蒜收获后种在大蒜带上,而玉米采收后带间土地是闲置的,未能充分利用。且玉米4月上旬才播种,属正季栽培,经济效益不如春早熟反季节栽培,玉米品种豫玉22号为普通杂交种,产值也不如菜用糯(甜)玉米。该模式属一年2季3收,效益比较好,但总产值不及一年2季4收模式。

陈进维报道的“春玉米套大蒜”模式,一般亩产大蒜600公斤、玉米500公斤,比单作玉米亩多收500~800元。大蒜在日平均气温3℃以上即可播种,玉米一般在4月底、5月初播种。132厘米一带,每带内种大蒜3行、玉米2行,大蒜行距20厘米,玉米行距40厘米,大蒜与玉米的行距为26厘米。大蒜播深2~3厘米,株距10~12厘米;玉米株距27~30厘米,每亩3700株左右。大蒜选用紫皮大蒜,玉米选用掖单13、中单2号。此模式是一季两收,玉米和大蒜收完就不再种植第二季蔬菜了,总产值不够高;且玉米选用掖单13、中单2号、酒单二号都是一般杂交种,不如菜用糯(甜)玉米的产值高。

李均平报道在种植春玉米的川塬灌区推广“春甘蓝—玉米—大蒜高效间套栽培模式”,春甘蓝在12月25日至翌年元月15日开始育苗,3月20日至4月10日定植,5月20日至6月10日陆续采收上市。玉米在4月20日至5月10日进行点播,收获期同大田玉米。大蒜8月中旬在玉米行间均匀点播,翌年5月上旬开始采收蒜薹,5月下旬采收蒜头。采用130 cm宽带型,实行宽窄行地膜覆盖,窄行距50 cm,宽行距(空带)70cm,窄带地膜覆盖,膜上定植甘蓝,地膜两侧种植玉米,宽带栽植大蒜。甘蓝株距25~27 cm,窄行距50 cm,每亩4 200~4 400株。玉米在地膜两侧两棵甘蓝中间进行点播,每亩2 800~3 200株。大蒜在玉米的空带间进行栽植,每个空带栽种4行,株行距15×15 cm ,每亩30 000株左右。甘蓝选用中甘l1号、8398;玉米选用豫玉22、沈单10号;大蒜选用白皮蒜。此模式实际在70cm宽行露地上是一年1季大蒜,8月中旬播种,5月上旬采收蒜薹,5月下旬收蒜头,但5月底至8月上旬土地是闲置的;50cm窄行上采用地膜甘蓝套玉米的模式,即在地膜两侧是甘蓝套种玉米,两棵甘蓝中间点播玉米;3月下旬至4月上旬定植甘蓝,5月下旬至6月上旬采收,4月下旬至5月上旬播种玉米,8月上旬采收,地膜两侧甘蓝套种玉米的区带于8月下旬至次年3月中旬土地也是闲置的,未能充分利用。且玉米选用豫玉22、沈单10号,都是普通杂交种,产值不如菜用糯(甜)玉米的高。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省园艺研究所,未经贵州省园艺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5477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