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层复合热防护结构的热匹配性能测量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10354677.5 | 申请日: | 2014-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6589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26 |
发明(设计)人: | 王辉;范开春;张正义;王金仿;胡善刚;沙训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航天技术研究院总体设计所 |
主分类号: | G01N25/00 | 分类号: | G01N25/00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胡镇西;杨柳林 |
地址: | 430040***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层 复合 防护 结构 匹配 性能 测量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热防护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层复合热防护结构的热匹配性能测量装置。
背景技术
热防护技术是热力学技术的重要项目。目前的多层复合热防护结构一般设计为防/隔热层与承力层等多个层结构复合而成。防/隔热层一般为单层或多层复合材料的组合结构,承力层一般为金属材料。
由于复合材料在高温下发生复杂的物理、化学变化,且具有各向异性的特点,很难获取其准确的高温热力学参数,故很难通过仿真计算的方法对带复合材料防/隔热层的多层复合热防护结构进行准确的热匹配分析。多层复合热防护结构的热匹配性能中最重要的是各层之间的相对位移。目前,国内已有成熟技术进行相关热试验,但尚无较好测量装置对加热过程中多层复合热防护结构的各层相对位移进行准确测量。为此,迫切需要研究一种测量装置对多层复合热防护结构的各层之间的相对位移进行准确测量,指导热防护结构设计。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层复合热防护结构的热匹配性能测量装置。运用该测量装置可以在给定的加热条件下,准确测量筒状的多层复合热防护结构各层结构之间的相对位移变化情况,为热防护结构设计提供依据。
本发明提供的多层复合热防护结构的热匹配性能测量装置,用于对筒状的多层复合热防护结构各层结构之间的相对位移变化量进行测量,所述多层复合热防护结构包括由金属材料构成的承力层内套和由单层复合材料或多层复合材料构成的防热隔热层外套,其特殊之处在于:
该热匹配性能测量装置具有设置在基础工作台上的支撑工装,所述支撑工装上设置有隔热底板,所述承力层内套和防热隔热层外套底部平齐地贴合安装在隔热底板上,所述承力层内套上端连接有承力层测试拉线,所述防热隔热层外套的上端对应各复合材料层分别连接有防热隔热层测试拉线;所述承力层内套顶部开口处设置有用于封闭其内腔的隔热盖板,所述防热隔热层外套外周环绕套装有试验加热装置,所述试验加热装置的下端座落在基础工作台上。
优选地,所述试验加热装置的上端设置有用于封闭防热隔热层外套外侧空间的环形气流挡板。
进一步地,所述承力层测试拉线和防热隔热层测试拉线外壁上包覆有拉线热防护套。
再进一步地,所述支撑工装、隔热底板和承力层内套之间通过连接螺钉可拆卸式相连。
本发明的多层复合热防护结构的热匹配性能测量装置,采用加热系统模拟热流条件对待测多层复合热防护结构进行加热,其中,
1)所述待测多层复合热防护结构的各层底部平齐地贴合安装在隔热底板上,保证试验过程中待测多层复合热防护结构的各层结构的底部无相对位移,连接在各层上端的测试拉线(即承力层测试拉线和防热隔热层测试拉线)所测的位移即为各层材料的实际热位移。隔热底板置于待测多层复合热防护结构与支撑工装之间,用于防止试验过程中待测多层复合热防护结构的热量传递到支撑工装上,对试验结果造成影响。
2)通过在所述待测多层复合热防护结构承力层内套顶部开口处设置的盖板,与隔热底板共同将待测多层复合热防护结构封闭,使得其内部热环境与外部隔开,保证其内部热环境尽量与真实情况接近,检测结果精确度更高。同时隔热盖板能阻挡试验过程中待测多层复合热防护结构内的热气流上升对测试拉线加热,影响测试精度。
3)通过环形气流挡板来封闭防热隔热层外套外侧空间的热气流,避免热气流上升对测试拉线加热,影响测试精度。
4)通过在测试拉线外壁上包覆拉线热防护套,更好的解决了热气流对测试拉线的影响,保证了拉线测量精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多层复合热防护结构的热匹配性能测量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多层复合热防护结构的热匹配性能测量装置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航天技术研究院总体设计所,未经湖北航天技术研究院总体设计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5467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