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中药制剂在审
申请号: | 201410353568.1 | 申请日: | 2014-07-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960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15 |
发明(设计)人: | 王永欣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永欣 |
主分类号: | A61K36/8984 | 分类号: | A61K36/8984;A61P7/06;A61K35/3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2200***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再生障碍性贫血 中药 制剂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中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可以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中药制剂。
背景技术
再生障碍性贫血是因骨髓造血功能降低或发生障碍所致的一种贫血,简称“再障”。据国内21省(市)自治区的调查,年发病率为0.74/10万人口,其中慢性再障发病率为0.60/10万人口,急性再障为0.14/10万人口;各年龄组均可发病,但以青壮年多见,男性发病率略高于女性。
再生障碍性贫血临床上以红细胞、粒细胞和血小板减少所致的贫血、感染和出血为特征。贫血会导致身体不适、面颊苍白等其它病征;血小板减少会提高患者身体出血及瘀斑的风险;白血球减少会提高患者身体受感染的风险。
目前,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治疗方法多为支持疗法,治疗目的就是为了恢复或促进骨髓正常造血功能。主要采用输注红细胞和血小板以维持血细胞计数。但是反复输血会引发输血型血色病;而仅采用G-CSF、EPO等造血生长因子对再障患者行促造血治疗,临床无显著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克服了目前在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方面存在的技术不足,提供了一种疗效显著、安全可靠、治愈率高且无任何副作用的中药制剂。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制剂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原材料组成:
人参10-20克、胡桃仁10-20克、桑葚10-20克、鹿茸10-20克、肉蔻5-10克、炒皂矾8-12克、石斛8-15克、当归10-20克、仙鹤草8-12克、巴戟天5-10克、枸杞10-20克、锁阳8-12克。
作为这一种优化方案:
所述中药制剂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原材料组成:
人参10克、胡桃仁10克、桑葚10克、鹿茸10克、肉蔻5克、炒皂矾8克、石斛8克、当归10克、仙鹤草8克、巴戟天5克、枸杞10克、锁阳8克。
作为这一种优化方案:
所述中药制剂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原材料组成:
人参15克、胡桃仁15克、桑葚15克、鹿茸15克、肉蔻8克、炒皂矾10克、石斛12克、当归15克、仙鹤草10克、巴戟天8克、枸杞15克、锁阳10克。
作为这一种优化方案:
所述中药制剂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原材料组成:
人参20克、胡桃仁20克、桑葚20克、鹿茸20克、肉蔻10克、炒皂矾12克、石斛15克、当归20克、仙鹤草12克、巴戟天10克、枸杞20克、锁阳12克。
上述中药制剂的服用方法为:将上述重量配比的原料中药混合后,按照传统煎制中药的方法取其药汁,每日1剂,分2~3次口服。7剂为1疗程。
上述中药制剂的原料中药:
人参,性味甘、微苦,性微温;归脾、肺、心、肾经,气雄体润,升多于降。乃名贵药材之一,具有补气固脱,健脾益肺,宁心益智,养血生津之功效。
胡桃仁,味甘,性温;归肾、肺、大肠经。具有补肾强腰,温肺定喘,润肠通便之功效。
桑葚,味甘酸,性寒;归肺、肝、肾、大肠经。具有补肝益肾,生津润肠,乌发明目,止渴解毒之功效。
鹿茸,味甘、咸,性温;归肝、肾经。具有滋补肾阳,强益精血,强筋壮骨之功效。
肉蔻,味辛,性温;归脾、大肠经。具有涩肠止泻,温中行气之功效。
炒皂矾,味酸,性凉;归肝、脾经。具有燥湿化痰,解毒杀虫之功效。
石斛,味甘,性微寒;归胃经、肾经。具有养胃生津,滋阴除热之功效。
当归,味辛,性温;归肝、心、脾经。具有补血活血,止痛润肠之功效。
仙鹤草,味苦、涩,性平;归肺、肝、脾经。具有收敛止血,补虚止痢之功效。
巴戟天,味辛、甘,性微温;归肾经。具有补肾助阳,祛风除湿之功效。
枸杞,味甘,性平;归肝、肾经。具有滋阴补血,益精明目,温补脾肾,回阳固脱之功效。
锁阳,味甘,性温;归肝、肾、大肠经。具有滋补肾阳,强益精血,润肠通便之功效。
现代医学认为:再生障碍性贫血属于中医“虚劳”、“血证”、“温热”等概念范畴。人体内的气血主要来源于脾胃水各精微和肾中精气。脾虚生化无权,则精髓不充;肾虚精气亏损,则血缘不充。治疗的关键在于以补益脾肾为本,以祛除病邪为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永欣,未经王永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5356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