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温测试夹具有效
| 申请号: | 201410352594.2 | 申请日: | 2014-07-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22448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12 |
| 发明(设计)人: | 涂小牛;郑燕青;孔海宽;施尔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硅酸盐研究所中试基地;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G01R27/02 | 分类号: | G01R27/02;G01R31/00;G01R1/04;G01R27/04 |
| 代理公司: | 上海瀚桥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1261 | 代理人: | 曹芳玲,郑优丽 |
| 地址: | 20180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温 测试 夹具 | ||
1.一种适用于在高温下测试材料电学性能的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具包括:
至少三个平行设置的贵金属电极(11、12、13),相邻的两个贵金属电极(11、12、13)用于夹持待测样品;
一端与所述贵金属电极(11、12、13)连接的贵金属导线(1、2、5),所述贵金属导线(1、2、5)的另一端连接至测试装置以通过贵金属电极(11、12、13)将待测样品产生的测试信号传递给所述测试装置;以及
用于测量被测试材料温度的热电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贵金属电极(11、12、13)包括第一电极(11)、第二电极(13)和至少一个第三共用电极(12),所述第一电极(11)和至少一个第三共用电极(12)设置为在垂直于贵金属电极的方向上可移动以能够调整各个贵金属电极之间的距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具还包括围绕与第一电极(11)连接的第一导线(5)设置的保护套管(6),所述保护套管(6)在垂直于贵金属电极的方向上可移动,所述第一电极(11)设置在所述保护套管(6)的端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具还包括具有开口的框形支架,所述贵金属电极(11、12、13)朝着所述开口延伸。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具还包括固定在所述框形支架上用于支撑第二电极和第三共用电极的电极支架(15),所述电极支架(15)在垂直于贵金属电极的方向上延伸设置,所述第二电极(13)固定设置在所述电极支架(15)的一端,所述电极支架还具有可滑动容纳所述第三共用电极(12)的端部的滑槽以使所述第三共用电极(12)在垂直于贵金属电极的方向上可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具还包括固定在所述框形支架上用于支撑贵金属导线(1、2、5),热电偶和保护套管(6)的第一导线支架(8),所述第一导线支架(8)具有对应于贵金属导线(1、2、5),热电偶和保护套管(6)的多个通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具还包括固定在所述电极支架(15)上的第二导电支架(14、16),所述第二导电支架(14、16)具有对应于热电偶、与第二电极(13)相连的第二导线(1)、和/或与第三共用电极(12)相连的第三导线(2)的多个通孔。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具还包括弹簧(9),所述弹簧(9)的一端连接在第一导线支架(8)上,另一端连接至保护套管(6)。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贵金属电极(11、12、13)和/或贵金属导线(1、2、5)的材质为铂金或铱金。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所述的夹具,其特征在于,热电偶为S型、B型或者材质为钨铼的热电偶。
11.根据权利要求6-8中任一所述的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套管(6)、框形支架(7)、电极支架(15)、第一导线支架(8)和/或第二导线支架(14、16)的材质为耐高温绝缘陶瓷。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耐高温绝缘陶瓷包括氧化铝陶瓷和氧化锆陶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硅酸盐研究所中试基地;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未经上海硅酸盐研究所中试基地;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52594.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