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RTC-1000-12工业电阻炉功率分区配置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410352155.1 | 申请日: | 2014-07-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877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08 |
| 发明(设计)人: | 刘永伟;张峰;刘勇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太原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21D9/00 | 分类号: | C21D9/00;F27D11/02 |
| 代理公司: | 太原市科瑞达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4101 | 代理人: | 李富元 |
| 地址: | 030003 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rtc 1000 12 工业 电阻炉 功率 分区 配置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工业电阻炉,特别是一种RTC-1000-12工业电阻炉。
背景技术
RTC-1000-12工业电阻炉是冶钢的一种关键设备,主要负责复合钢板的热处理工作,电阻炉主要由炉体、炉门、台车构成,发热元件电阻带分别分布在炉体两侧、炉门及台车上,电阻带电路分为10个区控制,每个区电阻带为星形连接,功率为100KW,每相功率约为33KW,电阻带整体的分布为炉体两侧为10个A相加热电阻、6个B相加热电阻,两炉门为4个B相加热电阻,台车为10个C相加热电阻,在电阻炉的运行中,经常出现台车电阻带和炉门电阻带在运行中断裂的故障,而运行中的电阻炉带故障时还不能立即停机(炉内温度在700-800度时还需带故障把这一炉钢板热处理完),这样就导致电阻炉的热处理时间加大(故障导致发热电阻带功率减低,发热量减少),而电阻炉的热处理时间加大又增大了其他电阻带的工作时间,引发电阻炉的故障增多(主要为电阻带烧损故障、各区电源线及电气接头烧损故障),而故障率的提高又制约了1000KW电阻炉运行。经过对电阻炉的运行及故障分析总结出以下两点造成了2#电阻炉炉的效率低下:
1、台车的表面有效尺寸为长10米宽3米,在台车表面电阻带排列为10个C相,发热功率占总功率的1/3,台车表面发热功率较大,而电阻带排列还比较紧凑,而台车电阻带上方还有耐热盖板,电阻带在近似密闭的空间产生的热量较大,在电阻炉运行过程中,热处理的钢板产生的氧化皮经防护盖板缝隙渗入电阻带槽内,,当渗入电阻带槽内的氧化皮达到一定量时会造成电阻带短路而烧断电阻带;
2、炉门表面的电阻带为挂件式,在炉门表面排列有两个B相,排列密度大,在炉门移动过程中降低了炉门电阻带的牢固性,经常导致电阻带脱落产生对地或短路故障而烧损电阻带。
总之,RTC-1000-12电阻炉在加热电阻带配置及在台车、炉门、侧墙电阻分配不合理造成电阻带烧损及断裂故障多而减少了发热源。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解决当前RTC-1000-12工业电阻炉电阻分配不合理造成电阻带烧损及断裂故障多而减少了发热源的问题。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在总功率不变的情况下,增大了炉侧的功率,减少了台车、炉门的功率,具体为:一种RTC-1000-12工业电阻炉功率分区配置方法,该电阻炉的加热电阻带共分为十个区,每个区为100KW三相星形接法,炉侧配置10个A相加热电阻,10个B相加热电阻,台车配置8个C相加热电阻,两个炉门各配置1个C相加热电阻;台车中部排列6个C相加热电阻,台车两端部排列2个C相加热电阻。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在电阻炉总功率不变的情况下,降低了移动体台车和炉门的功率,增大了台车和炉门电阻带的节距,消除了引发台车及炉门电阻带故障的设计原因,在不影响热处理工艺的状态下及在总功率不变的情况下,增大了侧墙的功率,减少了台车、炉门的功率,减小了电阻带的故障率,经过运行效果良好(至现在电阻丝烧损故障、各区电源线及电气接头烧损故障还没有发生过,其它电器元件故障也明显降低)。每炉热处理时间较以前提前2小时左右出炉。
具体实施方式
1、RTC-1000-12工业电阻炉现有台车电阻带排列为10个C相,排列紧凑,电阻带节距太密,当钢板氧化皮渗入到电阻带周围时极易引起电阻带短路烧损故障,因钢板氧化皮在热处理过程中是不可避免的,所以只能增大电阻带节距
和加强防护耐热钢板的密封,在每相电阻带功率不变的情况下增大电阻带的节距必然增大电阻带的整体面积,而台车表面的面积是固化的,经与有关技术人员沟通决定在台车上排列8个C相。具体分布排列为在台车中部为6个C相,在台车两端部为2个C相。
2、RTC-1000-12工业电阻炉现有两个炉门排列为4个B相,排列密度大,在炉门移动过程中降低了炉门电阻带的牢固性,经常导致电阻带脱落产生对地或短路故障而烧损电阻带故障,故降低炉门电阻带排列密度,加大电阻带的牢固性是关键,所以在两个炉门上分别排列了1个C相
3、RTC-1000-12工业电阻炉现有炉膛两侧为固定体,电阻带故障率明显低于台车与炉门,所以在炉膛两侧分别排列了5个A相、5个B相。
本发明对电阻炉的加热电阻带进行了重新设计改造,改造原理为在总功率不变的情况下,增大了侧墙的功率,减少了台车、炉门的功率(原因:由于炉门、台车带为移动体,炉膛侧墙为固定体,基于上述原因就对电阻带进行了重新的布置,电阻炉电阻带原配置原理为: 全炉电阻带共分为十个区,每个区为100KW三相为星形接法,炉侧为10个A相,6个B相;台车为10个C相;两个炉门为4个B相。改造后的配置原理为:全炉电阻带共分为十个区,每个区为100KW三相为星形接法,炉侧为10个A相,10个B相;台车为8个C相;两个炉门为2个C相)。改造后经过一年多的运行效果良好(至现在电阻丝烧损故障、各区电源线及电气接头烧损故障还没有发生过,其它电器元件故障也明显降低),每炉热处理时间较以前提前2小时左右出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太原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太原钢铁(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5215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