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防止潜水泵电缆破损的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1410352083.0 | 申请日: | 2014-07-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416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12 |
| 发明(设计)人: | 周长根;候潇寒;张薇华;陆俊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淮通电气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04D29/60 | 分类号: | F04D29/60;F04D29/00 |
| 代理公司: | 南京同泽专利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245 | 代理人: | 石敏 |
| 地址: | 215128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防止 潜水泵 电缆 破损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止潜水泵电缆破损的方法,属于潜水泵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城市的一些排涝站、排污站均使用潜水泵排水,在使用时通常将潜水泵安装在钢制井筒内,潜水泵安装到位后,在井筒上端安装钢制井盖,井盖的内侧焊接吊耳。安装时,将潜水泵电缆绑扎固定在一根粗铁链上,铁链一端安装在潜水泵顶端的吊耳上,另一端用法兰钩与井盖吊耳固定,通过调节法兰钩长短,可调整铁链松紧度。因电缆较重,铁链松紧度一直不理想,抽水时电缆在水流中晃动的幅度大,容易造成绑扎电缆的尼龙扎带松动?断裂,电缆脱落后再与铁链?水泵吊耳等不断磨擦,由此可能造成外皮破损?设备内部进水的故障。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技术的缺点,针对电缆在水流中晃动容易造成电缆皮破损的缺点,提供一种防止潜水泵电缆破损的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防止潜水泵电缆破损的方法,所述潜水泵安装在钢制井筒内;在潜水泵和钢制井筒的井筒口之间设置可兼作梯子的支撑架,使所述支撑架的上、下端分别与潜水泵的吊耳以及井筒口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架包括平行的两根纵梁以及连接两根纵梁的多根横梁;在支撑架的两根纵梁上均间隔设置若干电缆线夹;将潜水泵的电缆从下至上依次固定在同一根纵梁的电缆线夹上。
本发明通过在支撑架上设置纵向的电缆线夹,使潜水泵的电缆固定在支撑架上,与支撑架形成同一整体,与现有技术中使用尼龙扎相比,电缆表面的受力更加均衡,安全性得到大幅提升,大大改善了电缆的松动和磨损情况。同时,本发明的支撑架可兼作梯子,使施工人员可以方便的进出井筒,不需要再架设其他梯子,提高了工作效率。
本发明还可以作以下改进:
1)所述电缆线夹包括两个半圆环形的夹板以及分别与两个夹板固接的紧固板,所述夹板的半圆形内侧间隔设有弹性凸起,所述紧固板将两个夹板固定在一起并构成与所述电缆相匹配的圆形夹持部;所述电缆线夹通过紧固板与支撑架的纵梁固定。这样通过弹性凸起可以增加电缆线夹与电缆的摩擦力,防止电缆在线夹内滑动,增加电缆固定的稳定性?安全性和耐久性。
2)所述支撑架的下端与潜水泵的吊耳通过锁扣固定,这样可以方便安装和拆卸。
3)所述井筒口的下方设置钢梁,所述支撑架的上端与钢梁通过焊接固定。
4)所述支撑架为非导电材料制成。这样可以防止万一电缆破损后引起触电事故,从而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电缆线夹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本实施例以某个排水站的潜水泵为例来说明,所述潜水泵安装在钢制井筒内,本实施例的具体方法如下:
在潜水泵和钢制井筒的井筒口之间设置可兼作梯子的支撑架,使所述支撑架的上、下端分别与潜水泵的吊耳以及井筒口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架包括平行的两根纵梁以及连接两根纵梁的多根横梁。本实施例的支撑架可以采用不锈钢管焊接而成,在支撑架的两根纵梁上均间隔设置若干电缆线夹,将潜水泵的电缆从下至上依次固定在同一根纵梁的电缆线夹上。
当然电缆线夹也可以设置在横梁上,自支撑架竖直方向上依次排布,这样就可以将潜水泵的电缆从下至上依次固定在横梁的电缆线夹上。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电缆线夹4包括两个半圆环形的夹板4-1以及分别与两个夹板4-1固接的紧固板4-2,夹板4的半圆形内侧间隔设有弹性凸起4-3,紧固板4-2将两个夹板4-1固定在一起并构成与电缆相匹配的圆形夹持部;电缆线夹4通过紧固板4-2与支撑架的纵梁焊接固定在一起。
本实施例支撑架的下端与潜水泵的吊耳通过锁扣固定。
本实施例中所述井筒口的下方设置钢梁,所述支撑架的上端与钢梁通过焊接固定。
为了避免电缆破损后引起触电事故,从而造成不必要的损失,所述支撑架也可以采用非导电材料制成。
本发明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所述的具体技术方案,除上述实施例外,本发明还可以有其他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为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淮通电气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淮通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5208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把手和表板旋转可调的旋转机构
- 下一篇:竖轴直流风力发电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