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减重孔平面的扇形工件的加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351201.6 | 申请日: | 2014-07-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7021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01 |
发明(设计)人: | 林海;顾亚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现代先进超精密制造中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C3/00 | 分类号: | B23C3/00;B06B1/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新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13 | 代理人: | 张宁展 |
地址: | 200433 上海市杨***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减重孔 平面 扇形 工件 加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超精密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超声波铣床加工具有减重孔平面的扇形工件的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传统加工具有减重孔平面的扇形工件的方式是:当球面向下,加工工件底面的时候,选择在侧面装夹,将工件底部与夹具底部腾空,之后采用在工件底面上打点的方式,确定底面处于水平位置。由于需要重新打点对基准,工序繁琐,且再测量产生时,易产生误差,不能完全保证底面翻转后的绝对水平。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超声波铣床加工具有减重孔平面的扇形工件的加工方法,实现扇形反射镜的上下两个圆弧侧面、两个角度侧面以及底平面的加工需要,同时,满足加工精度要求,确保面型和尺寸的精度。
本发明原理如下:
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底平面的加工,由于上表面是个球形面,不能作为平面基准,加工底面时必须通过夹具进行基准传递。
第二个解决的问题是要一次性完成四个侧面的加工,夹持工件不能干涉,只能通过拥有大量减重孔的底面进行夹持,同时要保证夹持后的底面的平行度,以便加工侧面的行为公差能达到要求。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如下:
一种超声波铣床加工具有减重孔平面的扇形工件的加工方法,其特点在于,包括扇形底座、两块凸台垫块、两块凸台夹块和多块带有螺纹孔的模块,该模块的大小与所述的减重孔的大小相适配;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对待加工扇形工件的底平面进行加工,具体如下:
①,将扇形工件平放在扇形底座上,两块凸台垫块分别与扇形底座的两直边固定,凸台夹块固定凸台垫块上;
②,在凸台夹块上开设胶槽,并灌入粘接胶,使扇形工件的侧面与凸台夹块固定,且凸台夹块的高度高于扇形工件的高度;
③用超声波铣床对两边的凸台夹块进行平铣,使工件底面与凸台夹块的上表面平行;
④将凸台夹块与粘连的工件从凸台垫块上卸下;
⑤用超声波铣床对凸台垫块的上表面进行平铣,使凸台垫块的上表面与扇形底座的上表面平行;
⑥将粘连有工件的凸台夹块翻转后与被铣过平面的凸台垫块固定,使工件底面朝上;
步骤二、对待加工扇形工件的四个侧面进行加工,具体如下:
①将模块分别放入所述的减重孔中后,并将把粘接剂灌入各模块的螺纹孔中,使模块与待加工工件固定;
②在扇形底座上与连接扇形工件的模块螺纹孔的相应的位置,打上相同的螺纹孔,然后将扇形工件放在扇形底座上,并对准螺纹孔,用螺丝将扇形底座与扇形工件固定后对扇形工件的四个侧面进行加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实现扇形反射镜的上下两个圆弧侧面、两个角度侧面以及底平面的加工需要。
(2)利用凸台靠块和凸台垫块进行基准传递,可以大大的增加加工的效率,节省重新打点对基准的时间。
(3)由于是基准传递,可以减少再测量产生的误差,传统方式并不能完全保证底面翻转后绝对水平。
(4)满足加工精度要求,确保面型和尺寸的精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中待加工扇形碳化硅反射镜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施例中待加工扇形工件的正视图。
图3为本实施例中待加工扇形工件的俯视图。
图4为凸台夹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凸台垫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扇形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扇形底座与凸台夹块、凸台垫块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8为扇形工件装配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做详细的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发明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图1为本实施例中待加工扇形碳化硅反射镜的结构示意图,其半径为500mm、厚度为90mm、,扇形角度为60度,该待加工工件的上表面为球面镜,如图2所示,下表面为带减重孔平面(减重孔部分详见图3)。扇形反射镜需要加工上下两个圆弧侧面,两个角度侧面以及底平面。
一种超声波铣床加工具有减重孔平面的扇形工件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扇形底座、两块凸台垫块、两块凸台夹块和多块带有螺纹孔的模块,该模块的大小与所述的减重孔的大小相适配;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对待加工扇形工件的底平面进行加工,具体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现代先进超精密制造中心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现代先进超精密制造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5120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纵梁鞍座部专用成型剪板机
- 下一篇:加工孔的组合刀具以及加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