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移动装置的组装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410350602.X | 申请日: | 2014-07-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9732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15 |
| 发明(设计)人: | 唐志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和辉光电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9C67/00 | 分类号: | B29C67/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唯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29 | 代理人: | 曾耀先 |
| 地址: | 201508 上海市金山区***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移动 装置 组装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型手机、平板计算机等移动装置领域,特别是指一种至少包括触控单元、显示单元与前框的移动装置的组装方法。
背景技术
在智能型手机、平板计算机等移动装置(Mobile device)的结构设计中,触控单元、显示单元与前框的搭配是重要的环节之一,其设计重点在于三者间的结合强度、以及外观质感的展现,尤其在移动装置轻、薄、窄的设计前提下,同时兼顾组装强度与质感在现有设计概念下并不容易。
参阅图1A所示,显示一般移动装置中触控单元、显示单元与前框组装后的结构示意图,其中该触控单元11的结合面111分别藉由光学胶材(OCA)12而与该显示单元13相互黏合成一体、藉由泡棉胶材(Sponge Tape)14而与该前框15的承载面151相互黏合成一体。
参阅图1B所示,显示该触控单元11与该前框15结合的第一种状态,先将该泡棉胶材14黏固在该前框15的承载面151后,再将该触控单元11的结合面111贴抵在该泡棉胶材14并加压,以提高该触控单元11与该前框15间的贴合强度。
参阅图1C所示,显示该触控单元11与该前框15结合的第二种状态,先将该泡棉胶材14黏固在该触控单元11的结合面111后,再将该前框15的承载面151贴抵在该泡棉胶材14并加压,以提高该触控单元11与该前框15间的贴合强度。
然而,该移动装置中的触控单元11、显示单元13与前框15之间无论如何的组装,该触控单元11与该显示单元13在贴合时都存在有一贴合公差,且为避免该触控单元11边缘112与该前框15第一内挡墙面152、及该显示单元13边缘131与该前框15第二内挡墙面153之间产生组装干涉,因此,该触控单元11边缘112与该前框15第一内挡墙面152、及该显示单元13边缘131与该前框15第二内挡前面153之间在结构设计上都预留一适当间隙16,因而使该前框15厚度受到限制,也因此凸显出下述缺陷。
其一、当该前框15厚度受到限制时,该前框15与触控单元11可贴合的面积变小,泡棉胶材14面积也相对缩小,而降低了该前框15与触控单元11两者的黏合强度。
其二、当该前框15厚度受到限制,且该前框15所预留的间隙16设计不当时,该触控单元11及显示单元13边缘131在与该前框15的组装过程中,彼此之间容易产生组装干涉,导致崩边等破坏性缺陷,甚至容易造成该移动装置处于不当受力冲击下,引发的破片、模块脱框等问题。
是以,如何开发出一种移动装置的组装方法,其可同时解决上述缺陷即为本发明研发的动机。
发明内容
本发明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移动装置的组装方法,其主要提升该移动装置的触控单元与前框的结合强度,同时提升该移动装置的抗变形能力。
本发明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移动装置的组装方法,其主要避免该移动装置的触控单元及显示单元与该前框产生组装干涉。
缘是,为了达成前述目的,依据本发明所提供之一种移动装置的组装方法,所述移动装置至少包括触控单元、显示单元与前框,该组装方法包含:触控单元及显示单元贴合步骤:将该显示单元贴合在该触控单元的结合面,并使该结合面露出一外围区;胶材喷印步骤:对该触控单元及显示单元进行喷印,使该触控单元的外围区及该显示单元外环侧面形成一胶材层;前框第一挡墙成形步骤:形成包覆该触控单元外环侧面的第一挡墙;前框第二挡墙成形步骤:形成供该触控单元的外围区承靠、包覆该显示单元外环侧面且结合于该胶材层及该第一挡墙的第二挡墙。
较佳地,该触控单元及显示单元贴合步骤中,该显示单元是藉由光学胶材黏固在该触控单元的结合面。
较佳地,该触控单元及显示单元贴合步骤中,该显示单元为主动式有机发光二极管(AMOLED)显示面板。
较佳地,藉由三维立体打印技术形成该第一挡墙。
较佳地,藉由三维立体打印技术形成该第二挡墙。
较佳地,该前框第一挡墙成形步骤中,该触控单元具有一反向于该结合面的触压面,并设定该触压面的延伸平面为三维立体打印的起点,以逐层进行该第一挡墙的推积成形。
有关本发明为达成上述目的,所采用之技术、手段及其它之功效,兹举一较佳可行实施例并配合图式详细说明如后。
附图说明
图1A是现有技术移动装置中触控单元、显示单元与前框组装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1B是现有技术移动装置中触控单元与前框结合的第一种状态;
图1C是现有技术移动装置中触控单元与前框结合的第二种状态;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步骤流程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和辉光电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和辉光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5060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