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指定站点车辆匹配搭载的互联网方法和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1410349903.0 | 申请日: | 2014-07-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799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27 |
| 发明(设计)人: | 卢祝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卢祝明 |
| 主分类号: | G08G1/00 | 分类号: | G08G1/00;G06Q50/2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00097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指定 站点 车辆 匹配 搭载 互联网 方法 系统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地图定位和即时通讯的综合运用,让人们就近出行和送货时搭车更加经济高效。
背景技术
就近消费领域有两种情况可以通过社会车辆的参与来提高效率,节约成本和时间,一种是就近送货,一种是就近出行。本文所说的就近出行是指出行目的地较近,出行距离较短,一般为3公里之内。为方便表述,本文先从就近出行说起,而就近送货则在发明内容的附加好处里表述。
就近出行有时很尴尬,步行、自驾都有各自的不便之处,乘出租车成本较高,乘公交车虽然比较经济,但是覆盖的站点较少或者有时距离并不近,以及有时人多拥挤有时等待时间太长等其他原因,导致人们就近出行常常自愿乘坐各种非法营运车,交通秩序混乱,事故不断,甚至发生警民冲突。
然而,社会车辆有很多闲散的运力没有发挥作用,那么如何用社会车辆的闲散运力,作为公交系统的一个补充,来满足人们就近出行经济高效的需求呢?
发明内容
为了使更多社会车辆服务人们的就近出行,本发明提供一种指定站点车辆匹配搭载的互联网方法和系统,我把他称为“自公交”。该系统让人们乘坐社会车辆出行时不但有安全感而且经济便利,对提高人们就近消费的效率是一大贡献。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指定站点,匹配搭载。即:一、指定站点,车主在该系统的互联网平台上指定自己的每一个停靠站点,像公交车一样有固定站点,不同的是公交车是每一个站点必到,但这里的站点并不是,车主在很多地方散布标示了站点,但每一次出行只需要根据乘客位置来设计路线;二、匹配搭载,乘客在在平台上标明出发点和终点,系统会计算离其点位一定距离内有哪些车主的站点(本文以150米为例),如果起点和终点的150米范围内都有某位车主的站点,那么该乘客列入他的搭载列表,车主和每一位乘客在其互联网终端(本文以手机为例)都能查看其它人的有关信息,如车牌、车体照片、头像照片等部分个人资料,以及每一个乘客本次出行的出发点和终点。此时乘客可能在好多个车主的搭载列表里,一旦有车主确认发车,他就不能显示在其他车主的搭载列表里了。乘客下车后,车主可在手机上将该名乘客移除。车主在平台上设置了人数限制,按照时间顺序显示搭载列表,只要不超过人数限制,车主在已经发车状态下,仍然能按照时间顺序显示新的搭载要求并再确认发车。
这里说明一下,本系统可基于另一个发明内容而进行,就是:“一种提高就近消费效率的互联网方法和系统”,车主指定站点可以是通过手机在站点位置发布就近消费相关消息的方式,而乘客标明出发点也是一样。但本系统也可以单独进行,均不以发布消费相关消息的方式进行。
与许多搭便车的软件相同,都有搭车拼车概念,他们没有散布指定多个站点,乘客和车主需要更多的沟通才能顺利搭车,而本系统主要用于就近消费领域,虽然有拼车概念,但主要是让人们像乘公交车一样简单方便。同时本体系让出行真正的“近”了,出发点和终点离站点的距离在150米范围内,而且比公交系统优越的是,乘客知道车主是否已经发车,因为都是就近出行,车辆到达自己位置的的时间肯定很短,所以乘客一般不会有焦虑等待的烦恼。
本技术方案带来的附加好处是,不仅能搭载人,也可以就近送货。对于就近消费领域来说,就近送货是少不了的一项内容。本系统所用的技术方案,正好提供了一种送货方法,即:当人们通过本互联网平台就近购物后,可不需要自提或让商家送货,只需要在本系统平台上像就近出行的方式一样,标示出发点和终点,车主在出发点150米内的站点接下商家的货物,再在终点150米内的站点交给消费者即可。
本文优选一个案例进行说明:车主张三在自家附近的ABCDEFG的7个小区门口和附近的地铁站指定了站点。早晨8点,有4个人分别从ABCD小区出发到附近的地铁站,张三确认发车后到他们所在的小区门口分别接上车,此时E小区的一位阿姨因为在地铁站附近的一家门店订购了货物,就要求送货,张三再点击发车,接下了这个送货的任务,将4位乘客送到地铁站附近的站点后,接过门店店主拿来的货物,送到E小区门口,交给这位阿姨。整个过程所有信息都在手机上本系统的平台上获知,按照平台上的指引进行操作,甚至无需电话沟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卢祝明,未经卢祝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4990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