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超高压无缝合金钢管的制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349112.8 | 申请日: | 2014-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1782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29 |
发明(设计)人: | 陈菊生;牟能文;莫政宇;刘晓红;于忠斌;王小军;俞科云;林坤;陈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加宁新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23P15/00 | 分类号: | B23P15/00;C22C38/60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蒙商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14 | 代理人: | 徐小蓉 |
地址: | 200072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超高压 无缝 合金 钢管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冶金类,具体涉及一种超高压无缝合金钢管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超高压无缝合金钢管属于无缝钢管类别,其材质采用AISI4333M4钢,此钢管用于引进的高压聚乙烯装置中。由于超高压无缝合金钢管对于承压性能要求较高,目前国内所生产的AISI4333M4钢种无法达到,且钢管长度至少为17米及以上,现有的机床设备长度较短,因此生产难度较大,长期以来一直依赖进口解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根据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超高压无缝合金钢管的制造方法,该制造方法通过在冶炼过程中控制有害元素Pb+Sn+Sb+As+Bi以提高钢水纯净度,在锻造成型过程中提高锻造速度以防止钢棒过早冷却,热处理后最终获取力学性能出众的超高压无缝合金钢管。
本发明目的实现由以下技术方案完成:
一种超高压无缝合金钢管的制造方法,主要包括钢棒钢锭的冶炼制造、钢棒的锻造、钢棒的深孔加工、钢棒的热处理、钢棒的冷拔和旋压轧制,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棒钢锭的冶炼制造过程为:选用合金元素和原生态废钢为原料,进行EF熔炼、LF精炼、VD精炼以及真空脱气,冶炼得AISI4333M4钢,其组分为:0.30%≤C≤0.38%,0.70%≤Mn≤1.00%,0.15%≤Si≤0.35%,1.62%≤Ni≤2.00%, 0.70%≤Cr≤0.90%, 0.35%≤Mo≤0.45%,P≤0.015%,S≤0.005%,Cu≤0.15%,Pb≤0.005%,Sn≤0.02%,As≤0.009%,Sb≤0.005%,Bi≤0.005%,0.02%≤Al≤0.04%,H≤2ppm,O≤20ppm,其余为Fe。
在所述EF熔炼过程中加入复合脱氧剂,其组分为:铝料4.5~5.5%、硅铁粉14.5~15%、硅钙粉9~11%、氧化锰9~12%、氧化铁14~16%、碳粉9~11%,其余为铝矾土。
在所述钢棒的锻造过程中,采用快锻机以大于20次/分钟的速度对尺寸为400*4270mm的钢坯进行捶打,三火锻造成型,锻造比≥5,锻后进行扩氢退火,得长度≥17000mm的钢棒。
本发明的优点是,(1)在冶炼过程中严格控制有害元素Pb+Sn+Sb+As+Bi的含量以提高钢水纯净度;(2)通过4000吨快锻机将钢棒快速锻造成型;(3)超长L>1700mm深孔加工,将2台20米深孔机床对并接加长镗杆,超常规加工深孔;(4)所制造的超高压无缝合金钢管精度高、力学性能优异。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本实施例具体涉及一种超高压无缝合金钢管的制造方法,其制造过程主要包括钢棒钢锭的冶炼制造、钢棒的锻造、钢棒的深孔加工、钢棒的热处理、钢棒的冷拔和旋压轧制,具体方法如下:
1)钢棒钢锭的冶炼制造
选用优质合金元素和原生态废钢作为原料,对其进行清洗并烘干,此处所述的原生态废钢是指无污染、无杂质、无油腻、无铁锈的块料废钢;对钢炉炉膛和钢包进行净化处理,在熔炼本钢种前,先炼2炉相近或相似钢种,即将附着在炉膛和钢包壁上残余的Cu、Cr、Mo、W清除掉;之后对原料进行冶炼,冶炼的方式为EF电弧炉熔炼、LF钢包精炼炉精炼、VD真空脱气炉精炼以及真空脱气处理,其中:
在EF电弧炉熔炼过程中加入复合脱氧剂,其组分为:铝料4.5-5.5%、硅铁粉14.5-15%、硅钙粉9-11%、氧化锰9-12%、氧化铁14-16%、碳粉9-11%,其余为铝矾土;在氧化期、还原期和出钢前三次扒渣,以清除非金属夹杂物(见下表1),提高钢水纯净度,尽量降低S、P的含量,并严格控制有害元素Pb+Sn+Sb+As+Bi≤0.05%,这些有害元素容易使材质产生脆性;之后进入LF钢包精炼炉精炼,再经VD真空脱气,使〔H〕≤2ppm、〔O〕≤20ppm,冶炼得AISI4333M4钢,其具体组分见下表2。
(表1)非金属夹杂物表
(表2)AISI4333M4钢化学成分表
2)钢棒的锻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加宁新技术研究所,未经上海加宁新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4911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加热气罩
- 下一篇:液体润滑圆环槽端面机械密封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