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通话方法、装置和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410347392.9 | 申请日: | 2014-07-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589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19 |
发明(设计)人: | 许瑞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M3/493 | 分类号: | H04M3/493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高永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8 | 代理人: | 刘映东 |
地址: | 100085 北京市海淀区清***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通话 方法 装置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移动互联网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通话方法、装置和系统。
背景技术
电话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部分,人们可以通过电话进行各种信息的交流,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对于打电话时进行信息交互效率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相关技术中,人们在打电话时通常通过语音来进行信息的交互,比如用户与电信运营商的客服人员进行通话的过程中,由客服人员来向用户通过语音来描述电信业务,而用户再根据客服人员的描述来办理业务。
公开人在实现本公开的过程中,发现上述方式至少存在如下缺陷:上述方法虽然能够达到通话双方进行信息交互的目的,但信息交互过程仅能通过语音途径进行,信息交互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相关技术中虽然能够达到通话双方进行信息交互的目的,但信息交互过程仅能通过语音途径进行,信息交互效率较低的问题,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话方法、装置和系统,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通话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在与对端设备通过语音通道进行通话时,与所述对端设备建立用于辅助本次通话的数据通道;
根据所述数据通道在通话两端中的至少一端展示对方提供的交互信息,所述交互信息用于所述通话两端之间基于通话内容进行协调交互。
可选的,所述与所述对端设备建立用于辅助本次通话的数据通道,包括:
检测所述对端设备的电话号码是否为预设号码;
当所述电话号码是预设号码时,与所述对端设备建立用于辅助本次通话的数据通道。
可选的,所述检测所述对端设备的电话号码是否为预设号码,包括:
当所述预设号码是服务号码时,检测所述对端设备的电话号码是否记录在预设的服务号码白名单中,所述服务号码白名单存储于本地或第三方服务平台。
可选的,所述与所述对端设备建立用于辅助本次通话的数据通道,包括:
在接收到用于建立所述数据通道的触发信号时,与所述对端设备建立用于辅助本次通话的数据通道。
可选的,在所述对端设备为独立通话设备时,所述数据通道为本端与所述独立通话设备之间建立的数据通道;或,
在所述对端设备包括通话设备和与所述通话设备关联的服务器时,所述数据通道为本端与所述服务器之间建立的数据通道。
可选的,所述数据通道是通过第三方服务平台在本端与所述对端设备之间建立的数据通道。
可选的,所述根据所述数据通道在通话两端中的至少一端展示对方提供的交互信息,包括:
接收所述对端设备通过所述数据通道提供的第一交互信息;以预定形式展示所述第一交互信息;和/或,
通过所述数据通道向所述对端设备发送第二交互信息,所述对端设备用于以预定形式展示所述第二交互信息或者使用所述第二交互信息;
所述预定形式包括在用户界面中显示、播放声音和显示信号灯中的至少一种。
可选的,所述以预定形式展示所述第一交互信息,包括:
在所述第一交互信息包括服务号码提供的服务信息页面时,解析所述服务信息页面,所述服务信息页面包括与所述服务号码提供的服务有关的信息展示页面、信息采集页面、服务提供页面和服务操作页面中的至少一种;
在所述用户界面中显示所述服务信息页面。
可选的,所述在所述用户界面中显示所述服务信息页面,包括:
根据用户的操作显示对所述服务信息页面;
或,
根据所述对端设备的控制显示所述服务信息页面。
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用户界面中显示有所述第一交互信息且所述第一交互信息是服务号码提供的服务信息页面时,接收用户在所述服务信息页面上输入的操作指示;
将所述操作指示转换为所述第二交互信息;
其中,所述服务信息页面包括与所述服务号码提供的服务有关的信息展示页面、信息采集页面、服务提供页面和服务操作页面中的至少一种。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通话方法,用于与通话设备关联的服务器中,所述方法包括:
在终端与所述通话设备通过语音通道进行通话时,与所述终端建立用于辅助本次通话的数据通道;
根据所述数据通道在所述终端和所述服务器中的至少一端展示对方提供的交互信息,所述交互信息用于通话两端之间基于通话内容进行协调交互。
可选的,所述与所述终端建立用于辅助本次通话的数据通道,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4739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