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钒酸铋功能陶瓷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346998.0 | 申请日: | 2014-07-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089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22 |
发明(设计)人: | 李国岭;李海生;王赵武;曹京晓;王丹丹;马海祥;刘书丽;孙广宇;郜元煜;郑博含;黄海明;臧国忠;李立本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C04B35/495 | 分类号: | C04B35/495;C04B35/622 |
代理公司: | 洛阳公信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20 | 代理人: | 罗民健 |
地址: | 471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钒酸铋 功能 陶瓷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钒酸铋功能陶瓷,其特征在于:其化学成分为BiVO4,致密度97%以上,介电常数为60,介电损耗<0.005。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钒酸铋功能陶瓷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以Bi2O3和V2O5粉体为原料,将原料混合压片后放入密闭的模具内进行一次烧制,烧制完成后磨成粉并再次压片,之后再次放入密闭的模具内进行二次烧制,烧制结束后控制降温速度不大于3.3 ℃/min,降至室温后即制得钒酸铋功能陶瓷。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钒酸铋功能陶瓷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一次烧制的方法为:直接升温至890 ℃预烧12小时。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钒酸铋功能陶瓷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次烧制过程中的升温曲线为:先以2℃/min的升温速率由室温升至500℃,保持2小时后,以3.25℃/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890℃,之后再保持12小时。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钒酸铋功能陶瓷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次烧制过程中的降温曲线为:以1.5℃/min的降温速率由890℃降至800℃,再以1.7℃/min的降温速率降至700℃,之后以2.5℃/min的降温速率降至550℃,再以3.3℃/min的降温速率降至350℃,最后自然冷却至室温。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钒酸铋功能陶瓷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密闭的模具为石英模具,模具的大小及其密闭程度保证烧制过程中内部的压力能够阻止原料中的成分挥发。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钒酸铋功能陶瓷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经过一次烧制并磨成粉后,用油压机在6 Mpa的压强下进行压片,压制成直径15 mm,厚度2 mm的坯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科技大学,未经河南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46998.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