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甲烷化反应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410346926.6 | 申请日: | 2014-07-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52198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17 |
发明(设计)人: | 张宗飞;唐凤金;汤连英;晏双华;徐建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五环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L3/08 | 分类号: | C10L3/08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42104 | 代理人: | 涂洁 |
地址: | 430223 湖北省武汉***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甲烷 反应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甲烷化工艺,具体的说是一种甲烷化反应工艺。
背景技术
采用甲烷化反应制取天然气产品如SNG、LNG、CNG等是天然气化工中一个重要的途径。以SNG为例,SNG生产需要的原料气是一氧化碳和氢气,甲烷化反应是原料气借助于催化剂的作用,在一定温度下,在甲烷化反应器中使一氧化碳和氢气反应,生成甲烷的工艺过程。甲烷化反应属强放热反应,且是一个热力学控制的过程,工业上甲烷化装置多采用绝热固定床反应器,这种反应流程一般配置多台绝热固定床反应器和多台换热设备,工艺路线长,系统阻力大,工程投资大,运行能耗高、低品位热能多但却不能有效利用,系统能耗高,反应器易飞温、催化剂容易高温失活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工艺简单、控制可靠、设备投资低、运行成本低、节能降耗、获得高品位蒸汽的甲烷化反应工艺。
本发明工艺包括原料气经气液分离罐气液分离后送入脱硫槽脱硫,然后送入进料气加热器中与出等温反应器的反应气换热升温,升温后的原料气送入等温反应器进行反应,使原料气中甲烷转化效率达90%以上,反应后的反应气送入所述进料气加热器与原料气换热降温后再送入低温绝热反应器进一步充分反应得到甲烷气。
原料气经进料气加热器换热后升温至550-580℃;所述反应气经进料气加热器换热降温至330-380℃后再送入低温绝热反应器,出低温绝热反应器后原料气的转化率达99.5%。
所述等温反应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的上段和下段分别设有上室布水器和下室布水器,所述上室布水器与下室布器之间经多根换热管连接,所述上室布水器与壳体顶部的水汽出口管连通,下室布水器与壳体底部的锅炉给水管连接,所述壳体顶部设有原料气进口、底部设有反应气出口管,所述壳体的中段填充有催化剂床层,反应室中心管位于壳体中段中心线位置且与反应气出口管连通;所述原料气由原料气进口进入壳体内,在穿过催化剂床层时与催化剂发生反应,反应后的气体经反应室中心管由反应气出口管排出;所述锅炉给水由锅炉给水进口进入下室布水器,由下室布水器进入换热管与管外的催化剂床层间接换热,换热后的水汽经上室布水器由水汽出口引出。
所述反应室中心管上均匀开有多个小孔,小孔孔径为0.1mm~20mm。
所述等温反应器的高径比为2.0:1~3.5:1。
所述上室布水器位于上室支撑板内,所述上室支撑板距离壳体壁面具有环隙,所述原料气经环隙向下流入催化剂床层。
所述下室布水器位于下室支撑板内。
所述壳体上的水汽出口管均匀布置有四根,所述锅炉给水管也均匀布置有四根。
所述水汽出口管与汽包的蒸汽管道连接,所述锅炉给水进口管与汽包的锅炉给水管道连接,所述锅炉给水经汽包送入等温反应器的锅炉给水管内,蒸汽由水汽出口管引出经汽包的蒸汽管道外送。
发明人改变了过去甲烷化工艺采用多段绝热反应器及多台换热器串联的流程,改用一台恒温的等温反应器,同时为提高原料气的转化率,仅串联了一台低温绝热反应器,并对等温反应器的结构也进行了改进,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首先,发明人设置等温反应器串联低温绝热反应器来使原料气进行充分甲烷化反应。通过设置等温反应器维持系统恒温在550-580℃,便于控制系统温度,有效防止系统升温,避免催化剂高温失活;设置串联的绝热反应器,保持系统低温控制在330-380℃,利用低温下绝热反应器内充分反应的原理,使系统原料气充分反应,提高原料气转化率。
其次,发明人对等温反应器进行改进,通过向换热管内通入锅炉给水,可对等温反应器内的催化剂床层高效换热,移除甲烷化反应热量,保证等温反应器内温度恒定,避免催化剂高温失活,同时副产高品位蒸汽,改变传统绝热多段甲烷化反应流程,优化工艺流程,减少甲烷化反应器及换热器数量,节省装置投资,便于操作管理;通过设置下室布水器,使锅炉给水能均匀的进入每根换热管中,保证催化剂床层温度均匀,避免床层温度不均导致的催化剂失活,提高催化剂的使用寿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五环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国五环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4692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冷冻机油和冷冻机用工作流体组合物
- 下一篇:一种汽油增标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