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含天然功效植物精油仿生带香味的油画及其制作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410346918.1 | 申请日: | 2014-07-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7091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01 |
| 发明(设计)人: | 林泳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泳君 |
| 主分类号: | B44D2/00 | 分类号: | B44D2/00;B44C5/0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830011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天然 功效 植物 精油 仿生 香味 油画 及其 制作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油画制作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带香味仿生的精油油画及其制作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油画是起源于西方的一种传统艺术表现形式,早在15 世纪,欧洲人发现可以用植物油和颜料混合以后在亚麻布上进行绘画,画面所附着的颜料有较强的硬度,干后不会变色,能长期保持光泽和色泽的新鲜感,使用不透明、高覆盖力的油画颜料,可以由深到浅,逐层覆盖,使绘画产生立体感。相比起油画的前身—坦培拉画法来说,油画的优点更是显而易见:画层不会轻易脱落,颜色衔接更容易,色彩更艳丽,最重要的是油画不会发霉,附着力高,可以长期保存。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的变迁,最早的经常服务于宗教的、以写实为主的油画发生了变化,作品逐渐开始融入生活的元素,描绘风景、人物、物品等作品慢慢涌现出来出现,油画脱离了单一的宗教色彩。画家通过研究解剖学、透视学、画面的明暗等原理使作品让人感觉更真实,更立体,更有层次。随着画风和画法不断的丰富,油画的流派也从早期单一的歌德主义发展至今已形成几十种,抽象、现代、学院等层出不穷,各放异彩。
中国的油画发展通常认为是在1581 年利玛窦引入中国,在清朝得到发展,清末维新变法后,许多青年学子如徐悲鸿、刘海粟、李叔同等纷纷来到英、法、日等国家学习西洋油画,他们带回来西方先进的教学方法和理念,掀起了一个时代的高潮。马利公司的前身马利工艺社也在那个时期成立并生产制造了第一支中国人的油画颜料,开创了西洋画在国内生产的先河。
通常情况下, 油画一般是由各种纺织材料加上涂料制成画布, 在油画布上用人工的各种化学颜料,由画家们发挥艺术想象创造,画成一幅幅油画。可见,油画布已被人们广泛地应用于绘制油画中,但目前所用的油画布都不带有香味,人们在作画时,常常会闻到油画布涂层中散发出的化学品气味,在绘制油画中通常在绘制油画中采用大量无机化工颜料,已在行业中形成严重影响人们健康的现实问题。
在现有技术中,艺术家绘画通常是采用在基底布上涂3 层以上彩色涂层料烘干制成艺术油画布。彩色涂层料采用聚合物溶液或其乳液,如聚乙烯醇、乙烯乙酸均聚物乳液,聚丙烯酸酯共聚物乳液的单组分或双组分以上乳液复配作为涂层胶基加入较多数量填充物如二氧化钛、立德粉、滑石粉、碳酸钙、氧化锌等混合而成。然后将该涂层料涂布到基底布上制成艺术油画布。这种艺术油画布的缺陷是这些高分子聚合物制成的胶基常常因为成膜后的涂层缺少足够的柔软性,容易发脆折裂和龟裂,这就影响了产品的使用性能。为了解决上述问题,需要在涂层料的配方中加入增塑剂来使涂层变的柔软。但产品涂层中的增塑剂会在货架放置过程中逃逸而失去开始的柔软变硬。另外,许多国家对增塑剂这种有毒的化学品逐步进行限制使用。
用于画布上的底料和涂料对于油画的效果影响很大。长期以来采用的方法是在画布上先刷一层胶水,待干后,再刷一遍自己调配的涂料,这种涂料通常是将立德粉或是其他白粉拌之骨胶或明胶等其他胶水而成。这个方法延续了数百年,众多的艺术家们都用此方法制作画面。此方法的缺点是: 一是不能保证油画不会产生龟裂。由于是用胶作底子及涂料,胶易受到气候的干湿冷热的影响而变形,并随着岁月的流逝而逐步产生程度不同的龟裂。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在博物馆内看到的许多前辈大师的作品,尽管受到近代博物馆先进技术的保养,仍然摆脱不了程度不同的龟裂;二是自己调配的涂料,若白粉与胶的比例不当,或材料的质量不佳,就会导致油 画吸油、吸色、发灰等不良效果。三是用胶水做底料的油画画布在潮湿的环境里,湿气会从画布反面侵入,时间一久能使底层的胶水发霉,从而使整幅油画土崩瓦解;四是最关键是目前油画布的制作采用大量化工原料制胶处理基底布料涂层、罩面涂层及油画颜料采用大量化工材料,对于创作油画者和欣赏油画者带来现实的污染、损害人体健康的现实问题,这也是油画行业目前突显的问题。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泳君,未经林泳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4691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