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换向机构及换向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410346814.0 | 申请日: | 2014-07-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979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15 |
发明(设计)人: | 石国盛;张小东;缪来虎;叶青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华腾半导体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47/244 | 分类号: | B65G47/24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换向 机构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专利主要是涉及一种换向机构及换向方法及其方法,进一步涉及一种防止电子元器件旋转时摩擦接触的机构及方法。
背景技术
电子元器件(如LED)是一种是具有极性的半导体器件,在对其进行包装前,来料通常是极性正、反的数量基本相等,为保证包装后的电子元器件的极性的一致性,必须对电子元器件进行旋转换向。
目前,电子元器件(如LED)在入料的平面内进行旋转换向,旋转换向机构对电子元器件换向时,电子元器件始终与上/下料机构保持接触状态,旋转时的电子元器件和上/下料机构的接触摩擦有可能对电子元器件表面产生损伤。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内容,有必要提供一种能够使电子元器件脱离上/下料机构后,对其进行旋转换向时无接触摩擦的旋转换向方法。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换向机构及换向方法,包括电机、同步带、同步带轮、换向轴、电磁铁、弹簧、换向旋转套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空的换向轴可对电子元器件进行吸附,换向轴可相对换向旋转套筒中自由上下运动以脱离与上/下料机构的接触,和随同换向旋转套筒旋转运动以对电子元器件进行旋转换向。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换向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电磁铁合动作驱使换向轴到达上位置,电子元器件被放置在换向轴上,经由换向轴的中孔对电子元器件进行吸附,电磁铁开动作、弹簧力使换向轴到达下位置,电机通过同步带带动换向轴对电子元器件进行换向,电磁铁合动作驱使换向轴到达上位置,对换向轴中孔的真空进行关闭,电子元器件被下料机构移至下一工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采用了电子元器件与上/下料机构的分离后旋转换向,保证了产品旋转换向过程中的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换向机构及换向方法及换向方法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种换向机构及换向方法及换向方法的工艺流程图。
附图标记说明:
2、电机 3、同步带 8、换向旋转套筒 9、同步带 10、换向轴 11、弹簧 12、弹簧挡块 13、电磁铁 14、电磁铁顶杆 21、真空管 22、传感器感应片 24、传感器 26、同步带 28、电子元器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
一种换向机构及换向方法,如图1,主要包括电机2、同步带26、同步带轮3、同步带轮9、换向轴10、电磁铁13、弹簧11、换向旋转套筒8。
现结合图1和图2对本实施方式的作用进行详细说明,首先,电磁铁22开动作使电磁铁22上的电磁铁顶杆14上移推动换向轴10向上运动,传感器24接受到传感器感应片22的信号表明换向轴10到达上位置后,电子元器件28通过上料机构放置到换向轴10上,真空通过真空管21和换向轴10中的中孔对电子元器件28进行吸附。其后,电磁铁22开动作,固定在换向轴10上的弹簧挡块12由于弹簧11的回复力向下运动,使换向轴10到达下位置,电机2带动同步带轮3旋转,同步带轮3通过同步带26带到同步带轮9旋转,固定同步带轮9的换向旋转套筒8带动套装在其上的换向轴10旋转,换向轴10旋转对电子元器件28进行旋转换向,电子元器件28旋转换向后,电磁铁22合动作使换向轴10至上位置,真空关闭后,下料机构将电子元器件28从换向轴10转移至下一工位。
以上所述为本发明一种换向机构及换向方法的一个较佳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发明构思的情况下,进行的任何显而易见的变形和替换,均属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华腾半导体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华腾半导体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4681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