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皮肤癣的药膏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346745.3 | 申请日: | 2014-07-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0736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22 |
发明(设计)人: | 吴坚;柯义方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K36/90 | 分类号: | A61K36/90;A61K36/8962;A61P17/00;A61P31/10;A61K33/36;A61K33/06;A61K31/045 |
代理公司: | 洛阳公信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20 | 代理人: | 罗民健 |
地址: | 471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皮肤 药膏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到疾病治疗领域所用的药物,具体的说是一种治疗皮肤癣的药膏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皮肤癣菌病是由皮肤癣菌引起的毛发、皮肤和指(趾)甲的浅部感染,但目前也有其引起深部感染的报告。临床上常见者为头癣、体癣、股癣、手癣、足癣及癣菌疹等。偶可累及深部组织。引起深部感染。皮肤癣菌及其代谢产物通过血液循环可引起病灶外皮肤的变态反应,称癣菌疹。皮肤癣菌病是一组常见病和多发病。在皮肤科就诊病例中,次于皮炎和湿疹,而在感染性皮肤病中则居首位。在我国,患病人数至少以亿计算,所以积极防治皮肤癣菌病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和社会意义。
发明内容
为了治疗皮肤癣,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皮肤癣的药膏及其制备方法,采用本发明的产品涂抹在患处,可以有效的杀灭引起皮肤癣的病菌,并抑制病菌的再次复发。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治疗皮肤癣的药膏,由组分A、组分B和组分C混合而成,且按照重量份数比,组份A由1-2份的雄黄、2-3份的黄连、4-5份的土茯苓、2-3份的防风、3-5份的地肤子和6-7份的白蒺藜制成,组份B由1-2份的明矾、3-4份的红花、6-7份的苦参、2-3份的冰片和4-5份的透骨草制成,组份C由7-8份的韭菜、3-4份的马齿苋和4-5份的仙人掌制成。
所述组分A中还含有2-3份的白鲜皮和1-2份的黄芩,组分B中还含有1-2份的独活和1-2份的羌活,组分C中还含有1-2份的鲜皂荚和2-3份的鲜蒲公英。
上述治疗皮肤癣的药膏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照上述的要求称量选取构成组分A的药材放入熬煮容器内,然后向其中加入药材重量8-10倍的水并记下此时的水位,加热煮沸直至水位减少到原有水位的1/10,冷却后过滤得到组分A药液,备用;
2)按照上述的要求称量选取构成组分B的药材放入熬煮容器内,其中,明矾和冰片粉碎成粉末状后加入,向熬煮容器中加入药材重量8-10倍的水并记下此时的水位,加热煮沸直至水位减少到原有水位的2/10,冷却后过滤得到组分B药液,备用;
3)按照上述的要求称量选取构成组分C的药材经切碎和捣泥后放入熬煮容器内,然后向其中加入1-2份的水,并在50-60℃的温度下加热1h,即为组分C;
4)将制得的组分A药液、组分B药液和组分C混合后,在50-60℃、真空度为0.1-0.2个标准大气压的条件下减压浓缩至膏状物即制得产品。
本发明所用的各药材的药理和药性以及部分组分的来源如下:
雄黄:味辛、性温,有毒;归肝、大肠经;具有解毒杀虫、燥湿祛痰、截疟之功效;用于痈肿疔疮,蛇虫咬伤,虫积腹痛,惊痫,疟疾;
黄连:味苦,性寒,无毒;归心、脾、胃、肝、胆、大肠经;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之功效;用于湿热痞满,呕吐吞酸,泻痢,黄疸,高热神昏,心火亢盛,心烦不寐,血热吐衄,目赤,牙痛,消渴,痈肿疔疮;外治湿疹,湿疮,耳道流脓;
土茯苓:味甘、淡,性平,归肝经、胃经、脾经;具有解毒、除湿、利关节之功效;主治:梅毒,淋浊,筋骨挛痛,脚气,疗疔疮,痈肿,瘰疬,梅毒及汞中毒所致的肢体拘挛,筋骨疼痛;
防风:味辛、甘,性微温,归膀胱、肝、脾经。具有祛风解表、胜湿止痛、止痉定搐的功效,主治:外感表证,风疹瘙痒,风湿痹痛,破伤风;
地肤子:性寒,味辛、苦,入肾、膀胱经;功能主治:清热利湿、祛风止痒,用于小便涩痛、阴痒带下、风疹、湿疹、皮肤瘙痒;
白蒺藜:味辛、苦,性微温,入肝、肺经;具有疏肝解郁、祛风明目、行气活血、祛风止痒的功效:用于风疹瘙痒;
明矾:十二水合硫酸铝钾,是含有结晶水的硫酸钾和硫酸铝的复盐,味酸涩、性寒,有毒;归肺、脾、肝、大肠、膀胱经;属于矿物质中药,外用能解毒杀虫,燥湿止痒;
红花:性温,味辛,具有活血通经、散瘀止痛的功效,用于经闭、痛经、恶露不行、症瘕痞块、跌打损伤;
苦参:为多年生落叶亚灌木植物苦参的根,味苦、性寒;归肝、肾、大肠、小肠经;具有清热燥湿、祛风杀虫的功效,主治湿热泻痢、肠风便血、黄疸、小便不利、水肿、带下、阴痒、疥癣、麻风、皮肤瘙痒、湿毒疮疡;
冰片:味辛、苦,性凉;入心、肺经;具有通诸窍、散郁火、去翳明目、消肿止痛的功效;主治中风口噤,热病神昏,惊痫痰迷,气闭耳聋,喉痹,口疮,中耳炎,痈肿,痔疮,目亦翳膜,蛲虫病;
透骨草:味辛、苦,性温,归肝经;具有祛风湿、活血、舒筋、止痛之功效,主治风湿痛,闪挫伤,无名肿毒,阴囊湿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未经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4674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治疗咳嗽的药酒
- 下一篇:一种治疗脚气的滴剂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