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对开门冰箱的电机驱动开门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10346015.3 | 申请日: | 2014-07-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209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29 |
发明(设计)人: | 徐鸿;王振勇;毕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中家智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F15/12 | 分类号: | E05F15/12 |
代理公司: | 安徽省合肥新安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4101 | 代理人: | 何梅生 |
地址: | 239500 安徽省滁州***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开门 冰箱 电机 驱动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机驱动开门机构,尤其是一种用于冰箱门测试的对开门冰箱的电机驱动开门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自动化设备在工业生产中运用的越来越频繁,如何将工人从繁重的工作中解脱出来,成为提高生产力的首要任务。在对开门冰箱及相关的对开门设备的测试中,面临着重复开门关门的这种烦琐而枯燥的工作。目前,这种反复开关门的动作主要由人工完成,工作烦琐枯燥,测试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避免上述已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对开门冰箱的电机驱动开门机构,以解决对开门冰箱测试时需要人工反复开关门的问题。
本发明为解决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对开门冰箱的电机驱动开门机构,其结构特点是,包括用于使得所述对开门冰箱开门机构能够固定于被测冰箱之上的固定连接装置、用于固定连接于被测冰箱的两个冰箱门上的两个开门连杆、两个用于连接所述开门连杆和所述固定连接装置的连接铰链、伺服电机、由所述伺服电机驱动的丝杠、螺纹连接于所述丝杠上并可在所述丝杠的驱动下沿着所述丝杠的轴向做直线运动的滑块、用于连接所述滑块和所述开门连杆的连接杆;所述连接铰链与所述开门连杆之间为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与所述开门连杆之间为活动铰接;所述连接铰链与所述固定连接装置之间为活动铰接,且其活动铰接的销钉的中心线与冰箱门铰链的销钉中心线位于同一条直线上。
本发明的对开门冰箱的电机驱动开门机构的结构特点也在于:
所述固定连接装置包括多个用于吸附在被测冰箱顶部的冰箱吸盘、两根用于安装固定所述冰箱吸盘的冰箱吸盘连接杆和两根分别连接在两根冰箱吸盘连接杆的两端的铰链杆;所述两根冰箱吸盘连接杆相互平行设置,所述两根铰链杆相互平行设置,所述冰箱吸盘连接杆和所述铰链杆之间相互垂直设置,使得两根铰链杆和两根冰箱吸盘连接杆构成一个方形框架结构;
所述连接铰链与所述固定连接装置的所述铰链杆之间为活动铰接,且其活动铰接的铰接销钉的中心线与冰箱门铰链的销钉中心线位于同一条直线上;
所述两根冰箱吸盘连接杆包括第一冰箱吸盘连接杆和第二冰箱吸盘连接杆;所述伺服电机固定于第一冰箱吸盘连接杆上,所述丝杠的一端设置于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端上,所述丝杠的另一端设置于位于第二冰箱吸盘连接杆上的丝杠托架上。
所述冰箱吸盘连接杆的两端对称设置于两个长孔,所述长孔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冰箱吸盘连接杆的长度方向一致。
所述铰链杆的两端对称设置于两个长孔,所述长孔的延伸方向与所述铰链杆的长度方向一致。
所述铰链杆上与所述连接铰链之间的活动铰接处,所述铰链杆上的通孔为长孔。
所述开门连杆上与所述连接铰链之间的活动铰接处,所述开门连杆上的通孔为长孔。
所述开门连杆上通过角铝座固定设置有冰箱门吸盘,由所述冰箱门吸盘吸附于所述被测冰箱的冰箱门上,从而使得所述开门连杆与所述被测冰箱的冰箱门之间相固定连接。
与已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有益效果体现在:
本发明的对开门冰箱的电机驱动开门机构,将本发明的电机驱动开门机构安装固定于被测的对开门冰箱之上,连接电源,伺服电机带动丝杆转动,滑块带动连接杆做往复运动,连接杆带动开门连杆和冰箱门运动,从而使得冰箱门实现开门与关门运动。本机构可以代替人工,较好的完成对开门设备开关的任务。
本发明的对开门冰箱的电机驱动开门机构,具有可摆脱传统行走机械臂对于轨道的依赖性、减少行走机械臂的维护工作、节约了占地面积、路径设置简单灵活、成本低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对开门冰箱的电机驱动开门机构的系统原理图。
附图1中标号:1被测冰箱,2冰箱门,3固定连接装置,4冰箱吸盘,5第一冰箱吸盘连接杆,6第二冰箱吸盘连接杆,7铰链杆,8角铝座,9开门连杆,10冰箱门吸盘,11连接铰链,12连接杆,13滑块,14丝杠托架,15伺服电机,16长孔,17丝杠。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中家智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中家智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4601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