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退火窑保温区末端挡板防变形结构及其安装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345936.8 | 申请日: | 2014-07-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635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26 |
发明(设计)人: | 王松;干文正;刘雨虹;祝传林;纪圣杰;蒋涛涛;王建;吴敏;李伟;梁松茂 | 申请(专利权)人: | 蚌埠凯盛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3B25/00 | 分类号: | C03B25/00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12 | 代理人: | 方琦 |
地址: | 2330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退火 保温 末端 挡板 变形 结构 及其 安装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玻璃机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退火窑保温区末端挡板防变形结构及其安装方法 。
背景技术
退火窑在玻璃生产线上必不可少的设备之一,起着成型退火的作用,退火窑保温区末端挡板位于保温区末端辊与相邻过渡区第一根辊之间,正常生产时此处温度较高,通常达到320摄氏度左右,而过渡区温度比保温区温度低很多,末端挡板上部与玻璃板距离短,温度较高,末端挡板下部与玻璃板距离远,温度较低,从而使末端挡板上下部温差较大,导致挡板变形很大,损坏与之相邻退火窑辊子,所以改进退火窑末端挡板结构非常必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弥补已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退火窑保温区末端挡板防变形结构及其安装方法。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退火窑保温区末端挡板防变形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由普通薄钢板折制而成的槽体结构,所述槽体的两边较短,约为30-50mm,所述槽体两侧的底端面上分别开有间隔排列的膨胀缝,且两侧的膨胀缝相互错开分布,所述槽体的两端分别设有一段无槽边,所述槽体底端面的一端设有安装孔。
所述的退火窑保温区末端挡板防变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同一侧相邻的膨胀缝之间间距相同。
所述的退火窑保温区末端挡板防变形结构及其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方法为:在退火窑保温区内安装两块末端挡板,分为上部挡板和下部挡板两块,下部挡板安装在退火窑末端下部,下部挡板的槽型朝退火窑保温区内部,一端通过螺栓将下部挡板与窑体上的焊接钢板连接固定到一起,另一端用两块焊接在窑体上的钢板将其夹在其中,并且两块钢板与下部挡板之间存在间隙,且下部挡板端部留有很大空隙便于下部挡板膨胀空间,安装后下部挡板与退火窑保温区末端面钢板保持在同于竖直面上;上部挡板的安装在下部挡板的上方,其固定方式与下部挡板的固定方式一致,安装完成后需保证上部挡板和与退火窑中输送辊子之间距离大于50mm左右。
其原理是:所述的末端挡板结构被制作成为槽型结构,槽型结构的两边比较短,并且在挡板上垂直于挡板长度方向上开多条膨胀缝,这种槽型结构能够减少挡板受热后的弯曲变形,让挡板受热变形沿着挡板长度方向膨胀。所述的末端挡板分为上下两块,都采用相同的方式固定在退火窑体上,固定方式为:挡板槽型朝退火窑内,挡板一端用螺栓固定,另一端用两块挡板将其夹在其中,并且两块板与下部挡板之间存在间隙,且下部挡板端部留有很大空隙便于下部挡板膨胀空间。
本发明的优点是:
本发明结构设计合理,槽型的挡板结构使挡板在受热膨胀后减少了弯曲变形,挡板一端固定一端可自用膨胀的结构使挡板在受热后能够向一个方向自用膨胀,避免了挡板受热后弯曲变形,擦损辊子表面。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主视图。
图2为本发明侧视图。
图3为本发明俯视图。
图4为本发明安装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安装结构的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附图,一种退火窑保温区末端挡板防变形结构及其安装方法,包括由普通薄钢板折制而成的槽体1结构,槽体1的两边较短,约为30-50mm,槽体1两侧的底端面上分别开有间隔排列的膨胀缝2,且两侧的膨胀缝2相互错开分布,槽体1的两端分别设有一段无槽边,槽体1底端面的一端设有安装孔3。所述的槽体1底端面同一侧相邻的膨胀缝2之间间距相同。
其安装方法为:在退火窑保温区4内安装两块末端挡板,分为上部挡板5和下部挡板6两块,下部挡板6安装在退火窑末端下部,下部挡板6的槽型朝退火窑保温区1内部,一端通过螺栓7将下部挡板6与窑体上的焊接钢板8连接固定到一起,另一端用两块焊接在窑体上的钢板9、10将其夹在其中,并且两块钢板9、10与下部挡板6之间存在间隙,且下部挡板端部留有很大空隙便于下部挡板膨胀空间,安装后下部挡板与退火窑保温区4钢板保持在同于竖直面上;上部挡板5的安装在下部挡板6的上方,其固定方式与下部挡板6的固定方式一致,安装完成后需保证上部挡板和与退火窑中输送辊子之间距离大于50mm左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蚌埠凯盛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蚌埠凯盛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4593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电流状态量的数字式光纤差动保护方法
- 下一篇:电池保护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