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将杆联接到骨锚固元件的联接组件、套件及骨锚固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410345581.2 | 申请日: | 2014-07-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37565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10 |
| 发明(设计)人: | L·比德尔曼;W·马蒂斯;B·菲舍尔 | 申请(专利权)人: | 比德尔曼技术有限责任两合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B17/70 | 分类号: | A61B17/70 |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王爱华 |
| 地址: | 德国多***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接收元件 压力元件 联接组件 骨锚固元件 杆联 骨锚固装置 端面配置 接收部件 轴向方向 轴向载荷 套件 变形 延伸 移动 配置 协作 | ||
提供一种用于将杆联接到骨锚固元件的联接组件,所述联接组件包括:接收部件;压力元件;杆接收元件;其中所述压力元件的所述第一端面配置成延伸到所述杆接收元件的所述通道中;并且其中所述压力元件包括部分,所述部分配置成在轴向载荷下与所述杆接收元件的部分协作使得所述压力元件的所述部分或所述杆接收元件的所述部分变形,从而将所述压力元件的所述第一端面在轴向方向上进一步移动到所述杆接收元件的所述通道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将杆联接到骨锚固元件的联接组件,其中联接组件包括接收部件,具有用于接收杆的凹陷和用于容纳骨锚固元件的头部的容纳空间,并且还具有夹紧头部的压力元件和与压力元件协作的杆接收元件。压力元件和杆接收元件配置成以这样的方式协作使得当锚固元件插入联接组件中时,可以首先夹紧骨锚固元件的头部而不固定杆并且随后可以使用单驱动锁定元件固定杆。本发明还涉及包括这样的联接组件和骨锚固元件的骨锚固装置。另外,本发明涉及这样的联接组件和允许使用具有不同直径的杆的不同杆接收元件的套件。
背景技术
US 2010/0160980A1描述锁定机构和将骨螺钉和杆固定到脊柱的方法。锁定机构包括主体、插入件、杆容座和固定螺钉。主体包括配置成接收骨螺钉和插入件的底部分,但是一旦插入件和骨螺钉接合,防止插入件和骨螺钉穿过其中。杆容座在杆和插入件之间。
US 2013/0018428A1描述包括联接元件和骨紧固件的矫形固定装置,由此骨紧固件可以通过联接元件中的腔孔的底部装载到联接元件中。
仍然需要提供用于将杆联接到骨锚固元件的联接组件和在各方面改进的底部装载式多轴骨锚固装置。
发明内容
特别地,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将杆联接到骨锚固元件的改进的联接组件,其在手术期间提供改善的或更容易的操作并且具有扩大的应用领域。
该目的由根据本申请的联接组件、本申请的骨锚固装置和本申请的联接组件和不同杆接收元件的套件实现。本申请还包括另外的改进。
联接组件具有一种结构,所述结构允许使用单驱动用锁定元件顺序地锁定骨锚固元件的头部和杆。通过上紧锁定元件,首先夹紧头部,同时杆仍然可移动。当压力元件和杆接收元件的协作部分之间变形时,在锁定头部之后固定杆。
压力元件可以具有在其内壁处的凹陷或凹陷部分,所述凹陷或凹陷部分允许骨锚固元件在凹陷或内凹陷部分的方向上比在相反方向上枢转到更大的角。由于只要未锁定头部则压力元件就在联接元件中可旋转,因此可以在围绕中心轴线的360°内选择扩大枢转角的位置。
杆接收元件以这样的方式与接收部件接合使得压力元件保持在预锁定位置,一旦插入头部所述预锁定位置防止骨锚固元件的头部的去除。在预锁定位置,骨锚固元件的头部可以由压力元件施加到头部上的摩擦力保持。摩擦力可以使得通过施加力以克服摩擦力,头部的枢转仍然是可能的。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压力元件具有在其底端处的开缝环。开缝环可以在径向方向上膨胀以允许骨锚固元件的头部的插入。与仅仅具有纵向或同轴狭缝的压力元件相比,将头部引入压力元件的这样的挠性部分中所必需的力减小。这进一步简化手术期间的操作。
联接组件可以在原位与已经插入骨或椎骨中的骨锚固元件组装。杆接收元件可以设计成接收特定直径或直径范围的杆。通过提供包括联接组件和配置成接收不同直径的杆的至少一个附加杆接收元件的套件,联接组件可以与不同直径的杆一起使用。这扩大骨锚固装置的应用领域。
骨锚固装置可以是模块化系统的一部分,所述模块化系统包括可以关于它们的柄部的长度、柄部的锚固特征不同(例如不同的螺纹类型、螺距、不同的空心柄部或非空心柄部的直径)的若干骨锚固元件和一个联接组件。还可以通过使用不同杆接收元件将联接组件联接到不同直径的杆而进一步增加模块化。这使外科医生可在多种多样的植入物之间进行选择。另外,可以减小库存的成本。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比德尔曼技术有限责任两合公司,未经比德尔曼技术有限责任两合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4558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