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切换图片中人脸图像的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410345269.3 | 申请日: | 2014-07-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5699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19 |
发明(设计)人: | 陈志军;张涛;贺瑶 | 申请(专利权)人: |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T11/00 | 分类号: | G06T1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弘权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3 | 代理人: | 逯长明;许伟群 |
地址: | 100085 北京市海淀区清***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切换 图片 中人 图像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图像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涉及切换图片中人脸图像的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终端技术的不断普及,利用终端进行拍照已经变得非常普遍。用户可以随时利用终端进行拍照并生成图片,再将生成的图片存储起来。在用户查看这些被存储的图片时,经常会对其中的一些图片不满意,但是用户又无法回到这张图片的场景下重新拍照。
在相关的图片处理技术中,可以解决上述问题。该图片处理技术为:在用户点击图片A中的人脸图像X时,会让用户重新选择出一幅图片,假设用户选择了一幅具有人脸图像Y的图片B,然后剪切图片B中的人脸图像Y,并将人脸图像Y拷贝到图片A中,以替换人脸图像X,从而使用户可以对图片中的人脸图像进行切换。
由于人脸图像X的姿态和人脸图像Y的姿态很有可能是不同的,所以直接将图片B中的人脸图像Y拷贝到图片A中,可能会导致人脸图像Y的人脸角度与图片A中原有的肢体角度不对应。例如,人脸图像Y的姿态是人脸向左水平摆动30度,而人脸图像X的姿态是人脸正视前方,从而导致人脸图像Y与图片A中的原有图像不对应,所以降低了用户体验度。
因此,如何保证后加入的人脸图像的姿态与原图片的人脸图像的姿态相同,成为目前最需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克服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公开提供一种切换图片中人脸图像的方法及装置,以保证后加入的人脸图像的姿态与原图片的人脸图像的姿态相同,从而提高了用户体验度。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切换图片中人脸图像的方法,包括:
当接收到切换图片中的当前人脸图像的指令时,获取至少一幅待切换人脸图像;
将所述待切换人脸图像映射到处于所述待切换人脸图像的拍照角度的平均立体人脸模型上以生成目标立体人脸模型,所述平均立体人脸模型为利用预设人脸模型构建方法对多个立体人脸图像进行训练生成的;
确定所述当前人脸图像的拍照角度;
按照所述当前人脸图像的拍照角度对所述目标立体人脸模型进行拍照生成目标人脸图像;
在所述图片中利用所述目标人脸图像覆盖所述当前人脸图像。
可选的,所述确定所述当前人脸图像的拍照角度步骤包括:
根据预先生成的姿态判定模型确定出所述当前人脸图像的拍照角度。
可选的,所述姿态判定模型为利用支持向量机SVM方法对多个姿态人脸图像进行训练生成的。
可选的,所述获取至少一幅待切换人脸图像步骤包括:
启动拍照功能模块;
当接收到用户输入的拍照指令时,利用所述拍照功能模块进行拍照并生成目标图片组,所述目标图片组包括至少一张图片;
在所述目标图片组的图片中截取待切换人脸图像。
可选的,所述获取至少一幅待切换人脸图像步骤包括:
获取用户在图片库中选择的目标图片组,所述目标图片组包括至少一张图片;
在所述目标图片组的图片中截取待切换人脸图像。
可选的,所述获取至少一幅待切换人脸图像步骤包括:
获取用户在图片库中选择的具有第一人脸图像的第一目标图片;
确定所述图片库中具有与所述第一人脸图像的图像相似度大于预设阈值的第二人脸图像的第二目标图片;
分别截取所述第一目标图片和所述第二目标图片中的所述第一人脸图像和所述第二人脸图像;
将所述第一人脸图像和所述第二人脸图像均确定为待切换人脸图像。
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分别计算所述当前人脸图像的第一人脸特征参数和所述目标人脸图像的第二人脸特征参数;
判断所述第一人脸特征参数与所述第二人脸特征参数的差值是否在预设范围内;
当所述第一人脸特征参数与所述第二人脸特征参数的差值在预设范围内时,执行在所述图片中利用所述目标人脸图像覆盖所述当前人脸图像的步骤;
当所述第一人脸特征参数与所述第二人脸特征参数的差值不在预设范围内时,按照所述第一人脸特征参数调整所述目标人脸图像生成指定人脸图像,并在所述图片中利用所述指定人脸图像覆盖所述当前人脸图像。
可选的,所述在所述图片中利用所述目标人脸图像覆盖所述当前人脸图像步骤包括:
对所述目标人脸图像和所述当前人脸图像进行特征点定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4526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模型表面法线的计算方法
- 下一篇:一种视频内容多目标跟踪方法
- 彩色图像和单色图像的图像处理
- 图像编码/图像解码方法以及图像编码/图像解码装置
- 图像处理装置、图像形成装置、图像读取装置、图像处理方法
- 图像解密方法、图像加密方法、图像解密装置、图像加密装置、图像解密程序以及图像加密程序
- 图像解密方法、图像加密方法、图像解密装置、图像加密装置、图像解密程序以及图像加密程序
- 图像编码方法、图像解码方法、图像编码装置、图像解码装置、图像编码程序以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编码方法、图像解码方法、图像编码装置、图像解码装置、图像编码程序、以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形成设备、图像形成系统和图像形成方法
- 图像编码装置、图像编码方法、图像编码程序、图像解码装置、图像解码方法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编码装置、图像编码方法、图像编码程序、图像解码装置、图像解码方法及图像解码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