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端部加载技术的双套筒宽带天线在审
申请号: | 201410344778.4 | 申请日: | 2014-07-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2450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29 |
发明(设计)人: | 袁斌;刘楠楠;彭天昊;郎少波;李翀;曾天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Q1/12 | 分类号: | H01Q1/12;H01Q1/36;H01Q1/50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赵志远 |
地址: | 20024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加载 技术 套筒 宽带 天线 | ||
1.一种基于端部加载技术的双套筒宽带天线,其特征在于,包括非对称振子(1)、双套筒(2)、小套筒(3)、套筒支架(4)、端部加载板(5)和接地板(6);所述的小套筒(3)与非对称振子(1)同轴设置,所述的双套筒(2)套设在小套筒(3)外并与其连接,所述的双套筒(2)、小套筒(3)分别固定在套筒支架上,所述的端部加载板(5)设在非对称振子(1)下部延伸段上,所述的端部加载板(5)和套筒支架(4)均固定在接地板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端部加载技术的双套筒宽带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套筒支架(4)由环氧树脂棒制作而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端部加载技术的双套筒宽带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非对称振子(1)与端部加载板(5)的总长为λ/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端部加载技术的双套筒宽带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双套筒(2)的长度为λ/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端部加载技术的双套筒宽带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双套筒(2)内外壁之间空心设置,上下两端均短路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端部加载技术的双套筒宽带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非对称振子(1)为上下两端开口的圆柱形结构,并采用紫铜材质制作而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端部加载技术的双套筒宽带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双套筒(2)和小套筒(3)连接后的馈电点的位置位于小套筒(3)的最底端,采用同轴线馈电。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端部加载技术的双套筒宽带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端部加载板(5)的长度为0.08λ。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端部加载技术的双套筒宽带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接地板(6)大小为10cm×10cm,厚度0.1mm。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端部加载技术的双套筒宽带天线,其特征在于,该天线实现在55MHz~103MHz内VSWR<1.5,即达到了1.81∶1的阻抗带宽,相对带宽为57.5%,并且在该频率范围内增益均大于2dB,具有水平全向的方向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未经上海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44778.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车载卫星天线转动支架
- 下一篇:一种包片机用辊子压力调整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