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粘附涂料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1410343938.3 | 申请日: | 2014-07-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9832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15 |
| 发明(设计)人: | 汤炼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汤炼芳 |
| 主分类号: | C04B28/24 | 分类号: | C04B28/24;C04B14/10;C04B14/32;C04B14/3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13117 浙江省湖***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粘附 涂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粘附涂料,属于耐高温远红外涂料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利用能源的过程中,人们采取了各种有效措施,节能涂料就是其中之一。节能涂料是在传热学理论基础上,结合电磁理论,根据不同物质具有不同的电磁发射规律。筛选出具有高发射率的几中材料,红外涂料是用于高温炉窑内壁涂层,使燃料的能量被进一步激活,从而达到节能的目的。国外的红外涂料主要有英国CRC公司的ET-4,美国CRC-10A、G-125和SBE涂料,日本的CRC1100、1500涂料。它们均以一般金属氧化物和过渡金属氧化物体系为主,加上少量添加剂,经1200℃煅烧、破碎再加入粘接剂配制而成,其发射率可达0.9。以上涂料主要用冶金、机械、石化等行业的高温炉窑。CN1044255C公开了一种烤烟烘房涂料,以SiC和Fe2O3为主料;CN86106391A和CN13644834A分别公开了两种红外涂料,SiC和粘土为主料。现有技术的这些涂料虽然有一定的节能效果,但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以下问题:一、涂料即使发射率高,但经过一段时间使用后,表面容易粘附燃料燃烧后的灰分,把涂料遮盖住,导致表面发射率不高;二、涂料发射率不稳定,随温度升高,发射波长向短波段移动,如英国的ET-4涂料在400℃时发射率大于0.9,而800℃时发射率为0.85,1000℃时发射率为0.84;三、涂料与基体的附着力差,容易脱落,特别是与金属基体之间的附着力很差,如英国的ET-4涂料在金属表面应用温度不能高于1100℃时,否则会脱落,这严重制约了该涂料在工业锅炉上的应用;四、涂料的悬浮性差,保存时间短,长时间放置会产生严重结块现象。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防粘附涂料,并利用微纳米超细粉处理增强附着力的远红外涂料,以及利用前处理剂增强涂料与基体附着力的施工工艺。
一种防粘附涂料,其特征在于,组分如下,均为重量份:
氧化锆 3-20份
钛酸铝 10-150份
耐火粘土 5-200份
博耐特 1-50份
五氧化二铌 1-20份
黑刚玉 100-500份
氧化铁 0-20份
碳化硅 50-500份
铝凝胶粉3-10份
硅溶胶 150-500份
木钙粉 0-50份
防粘附剂1-10份。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粘附涂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防粘附剂包含抗润湿剂,稳定剂,抗氧化剂。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粘附涂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各组份按配比称重,混合,制成粘稠状悬浮流体。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粘附涂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上述粘稠状悬浮流体采用纳米超细化处理,使粒度达1-20nm,得纳米级防粘附涂料产品。
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粘附涂料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施工工艺如下:
表面清灰,(2)喷刷前处理液,(3)喷刷防粘附涂料。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粘附涂料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处理液为含有磷酸二氢铝与羧甲基纤维素的水溶液。
本发明的防粘附涂料有益效果和各项性能指标如下:
1.本防粘附涂料涂抹在炉内,在使用过程中可以保证涂料表面不易粘附燃料燃烧后的灰分,可以保证涂料表面为涂料层,确保涂料的发射率不受影响;本发明涂料与基体具有相接近的膨胀系数,可增强涂料的附着强度和抗热震性,防止冷热交变过程中涂层的脱落;
2.本发明涂料高温下硅溶胶与粘土反应生成莫来石相,形成陶瓷结合,结构稳定,保持高发射率,发射率可达0.94;
3.本发明涂料使用时涂层厚度仅需20um,大大地降低了单位面积涂料的使用量;
4.本发明涂料长期存放时涂料不分层,无凝聚现象,具有良好的触变性,使用时稍加搅拌即可。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高温远红处涂料组份如下,均为重量份:
氧化锆 3-20份
钛酸铝 10-150份
耐火粘土 5-200份
博耐特 1-50份
五氧化二铌 1-20份
黑刚玉 100-500份
氧化铁 0-20份
碳化硅 50-500份
铝凝胶粉3-10份
硅溶胶 150-500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汤炼芳,未经汤炼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4393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