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聚氨酯发泡成型生产线有效
申请号: | 201410343428.6 | 申请日: | 2014-07-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0815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22 |
发明(设计)人: | 钱豪;钱明光;钱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衢州祥光橡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4/00 | 分类号: | B29C44/00;B29C44/34;B29C33/20 |
代理公司: | 杭州赛科专利代理事务所 33230 | 代理人: | 曹绍文 |
地址: | 324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聚氨酯 发泡 成型 生产线 | ||
1.一种聚氨酯发泡成型生产线,包括若干个模具(1)、环形传输带(2)、烘干装置(3),所述模具包括互相铰接的上模体(11)和下模体(12),所述下模体(12)内设有用于容纳聚氨酯的模腔,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来支撑模具的支撑架(4)、自动开模系统(5)、自动合模系统(6)、以及模具自动翻转定位系统(7),所述自动合模系统(6)、模具自动翻转定位系统(7)、烘干装置(3)、自动开模系统(5)沿着传输带运行方向依次设置;
所述上模体(11)自由端设有前转柄(13),上模体(11)铰接端设有后转柄(14),上、下模体之间设有活动锁紧结构;所述下模体(12)自由端底部设有铁芯;
所述支撑架(4)包括底板(41),底板两侧分别设有竖板(42),两个竖板之间设有挡板(43)和连杆(44),所述下模体(12)自由端置于挡板(43)上,下模体(12)靠近铰接端两侧设有铰接片(49),所述铰接片(49)自由端与连杆(44)铰接,所述挡板(43)上与铁芯对应处设有磁铁(45),所述底板(41)用来对后转柄(14)进行限位,所述支撑架(4)与传输带(2)连接;
所述自动开模系统(5)包括设于输送带直线部分上方的开模导轨,所述开模导轨包括支撑前转柄(13)的第一导杆(51)和第二导杆(52),所述第二导杆(52)与输送带平行设置,所述第一导杆(51)随着传输带运行方向逐渐升高,第一导杆(51)末端与第二导杆(52)平行且水平位置高于第二导杆;
所述自动合模系统(6)包括设于输送带直线部分上方的合模导轨,所述合模导轨包括支撑前转柄(13)的第三导杆(61)和第四导杆(62),第四导杆(62)包括与输送带平行的横杆段(621)和水平高度逐渐减小的倾斜段(622),第三导杆(61)包括与横杆段(621)平行的横杆部(611)和朝倾斜段弯折的弯折部(612);
所述模具自动翻转定位系统(7)包括设于输送带直线部分上方的模具自动翻转导轨,所述模具自动翻转导轨包括压制后转柄(14)的第五导杆(71),所述第五导杆(71)设置为沿着传输带运行方向高度逐渐降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氨酯发泡成型生产线,其特征在于:输送带(2)包括环形支撑台(21)以及与支撑台(21)配合的链条(22),所述链条(22)与齿轮(23)配合,所述齿轮(23)由电机驱动,使得链条(22)沿着支撑台(21)转动,所述支撑架(4)置于支撑台(21)上并通过底板(41)一端设连接头(47)来与链条(22)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聚氨酯发泡成型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底板(41)右下角设有隔块(46)。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聚氨酯发泡成型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底板(41)下设有滚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聚氨酯发泡成型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转柄(13)通过“匚”形卡块(15)铰接在上模体(11)前端面上,上模体前端面设有转轴(16),“匚”形卡块(15)一端与转轴(16)铰接,另一端穿设有螺栓,所述螺栓上套有螺母,下模体(12)前端面设有与“匚”形卡块(15)配合的卡件(17),“匚”形卡块(15)的铰接端设有对上模体(1)前端面和前转柄(13)进行限位的上限位块(18)和下限位块(19)。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聚氨酯发泡成型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自动翻转定位系统(7)还包括用于对后转柄(14)起缓冲作用的第六导杆(72),所述第六导杆(72)设于第五导杆(71)下方,所述模具自动翻转定位系统(7)还包括防止支撑架翘起的第一压条(73),所述第一压条(73)设于支撑台(21)上。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聚氨酯发泡成型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开模系统(5)还包括防止支撑架(4)翘起的第二压条(53)以及防止下模体(12)翘起的支撑轴承(54),所述第二压条(53)设于支撑台(21)上,所述支撑轴承(54)有若干个且设于第一导杆(51)对应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氨酯发泡成型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装置(3)为烘箱,所述烘箱设于输送带上方且烘箱出口处设有第七导杆(31),所述第七导杆(31)与前转柄(13)配合,且引导前转柄(13)带动模具翻转至下模体(12)与挡板(43)接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衢州祥光橡塑有限公司,未经浙江衢州祥光橡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43428.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手提式烧杯收纳箱
- 下一篇:切割用波纹单丝型钢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