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絮凝-超滤法处理营养废液装置及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410343272.1 | 申请日: | 2014-07-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9821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15 |
发明(设计)人: | 沈峥;张亚雷;刘莉;刘诗扬;张唯;桑文静;周雪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同济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9/06 | 分类号: | C02F9/06 |
代理公司: | 上海正旦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00 | 代理人: | 张磊 |
地址: | 20009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絮凝 超滤 处理 营养 废液 装置 方法 | ||
1.一种营养废液电絮凝-超滤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自动变相电源(1)、电解槽(3)、电极板(4)、搅拌器(2)、沉淀池(6)、中空纤维超滤膜组件(11)、离心泵(7)、阀门(10)、压力表(8)、流量计(9)和清水池(12);其中:电解槽(3)放置于搅拌器(2)上,自动变相电源(1)连接电极板(4);电极板(4)固定于电解槽(3)内,电解槽(3)的出液口对准沉淀池 (6);中空纤维超滤膜组件(11)固定于电解槽(3)一侧,中空纤维膜组件(11)底部的入水口依次通过流量计(9)、压力表(8)和离心泵(7)与沉淀池(6)相接;清水池(12)通过管道与中空纤维膜组件(11)的出水口相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电絮凝-超滤处理营养废液装置,其特征在于电解槽(3)中平行布置有若干组电极板(4),电极板(4)采用铝板,相邻的电极板(4)的间距为1-10cm。
3.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营养废液电絮凝-超滤处理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为:将营养废液置于电解槽中,并调节营养废液的pH值为5~7,然后启动搅拌器,开启自动变相电源,控制自动变相电源电流密度为5~60A/m2,通电时间为(5)~(6)0min;通电反应结束后将电解处理后的营养废液引入沉淀池中静置5- 40min,开启离心泵,打开阀门,并调节中空纤维超滤膜组件的操作压为0. 12~0. 35MPa,废水经过电絮凝和超滤处理后进入清水池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絮凝-超滤处理营养废液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调节阀门控制超滤的出水流速为0.01~0.08m/s。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电絮凝-超滤处理营养废液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中空纤维超滤膜组件为内压式中空纤维超滤膜组件,所述膜材料为聚氯乙烯膜、聚丙烯腈膜、聚偏氟乙烯膜中的一种,超滤膜的截留分子量为5000~80000Da,工作条件是:5~38℃,工作压力为0.12~0.35MPa。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同济大学,未经同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43272.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