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复合滚珠轴承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410340216.2 | 申请日: | 2014-07-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8889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08 |
发明(设计)人: | 方锡元;陈文;陈华为;李韶军;周铸成;王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枞晨回转支承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C19/02 | 分类号: | F16C19/02;F16C33/58;F16C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467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 滚珠轴承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新型机械产品配套件技术领域,涉及到一种改进的轴承装置,尤其是一种复合滚珠轴承装置。
背景技术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复合滚珠轴承装置,用于办公自动化设备的旋转部分,通过电机作为驱动磁盘、光盘或硬盘的驱动器,或者作为计算机外围设备的摆动臂。
现有技术的装置是将两只相同的滚珠轴承串在一起,来共同支承驱动轴,如图7所示,1′为驱动轴,2′为上滚珠轴承,3′为下滚珠轴承,4′为套住两只轴承的套筒,5′为隔开两只轴承的隔离筒。现有技术的缺憾是,当轴承装置本身或是外部供给的热能作用以及旋转或操作中产生的摩擦热,形成轴承温度的上升,同元器件的膨胀是不一致的,从而影响轴承装置的转动质量,同时,由壳体共振产生的噪声也不好解决。
本发明将现有的两只轴承串联改变为一套设有上下双排滚动阵列的、轴与滚珠轴承紧密联接为一体的复合装置,克服了因温度上升顺序的不同造成部件膨胀的不均衡性,同时,将较长的直筒形外圈收紧腰部向内弯出,使其适当的预负荷能够不断地施加在装置的部件上,以改变共振频率,从而提高装置转动的准确度和静音性,延缓维修周期及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实现本发明提高装置转动的准确度和静音性的目的,特提供一种复合滚珠轴承装置的多套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的第一技术方案是:一种复合滚珠轴承装置,包括轴1、外圈2、内圈3、内滚道槽4-1和4-2、外滚道槽5-1和5-2、滚珠6-1和6-2、保持架7,其特征在于:所述轴1包括具有较大直径的轴部1-1和直径减小的轴部1-2,所述外圈2较长,在其外侧面的中段设有环状矩形凹槽9,所述内圈3较短,内圈3与外圈2上口齐平,内圈3的内侧面与轴部1-2的圆柱面紧配,内圈3的外径与轴部1-1的直径相等,所述内滚道槽4-1设在内圈3的外侧面中间,内滚道槽4-2设在轴部1-1的圆柱面上,所述外滚道槽 5-1和5-2分别设在外圈2两端的内侧,两槽的中线到外圈2上下端面的距离相等,且与内滚道槽4-1和 4-2的中线分别对应重合,所述滚珠6-1和6-2同为钢质或陶瓷质且数量及球径均相等;其特征还在于:所述挤压环8的壁厚等于凹槽9的深度、高度等于凹槽9的宽度、内径小于凹槽9底表面的外径,以便在挤压作业时能够嵌进凹槽9,并将外圈2的中段挤压变弯向内突出。
本发明的第二技术方案是:一种复合滚珠轴承装置,包括轴1、外圈2、内圈3、内滚道槽4-1和4-2、外滚道槽5-1和5-2、滚珠6-1和6-2、保持架7,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圈2较长,在其外侧面的中段设有环状矩形凹槽9,所述内圈3较短,内圈3与外圈2上口齐平,内圈3的内侧面与轴1的圆柱面紧配,所述内滚道槽4-1设在内圈3的外侧面中间,内滚道槽4-2设在轴1的圆柱面上,所述外滚道槽 5-1和5-2分别设在外圈2两端的内侧,两槽的中线到外圈2上下端面的距离相等,且与内滚道槽4-1和 4-2的中线分别对应重合,所述滚珠6-1和6-2同为钢质或陶瓷质,滚珠6-1的球径大大小于滚珠6-2的球径;其特征还在于:所述挤压环8的壁厚等于凹槽9的深度、高度等于凹槽9的宽度、内径小于凹槽9底表面的外径,以便在挤压作业时能够嵌进凹槽9,并将外圈2的中段挤压变弯向内突出。
本发明的第三技术方案是:一种复合滚珠轴承装置,包括轴1、外上下圈2-1和2-1、内圈3、内滚道槽4-1和4-2、外滚道槽5-1和5-2、滚珠6-1和6-2、保持架7,其特征在于:所述轴1包括具有较大直径的轴部1-1和直径减小的轴部1-2,所述外上圈2-1和外下圈2-2上下对称且相等,外上圈2-1外侧面的下部设有向下的直角凹槽9-1,外下圈2-2外侧面的上部设有向上的直角凹槽9-2,凹槽9-1和9-2尺寸相等,所述内圈3较短,内圈3与外上圈2-1上口齐平,内圈3的内侧面与轴部1-2的圆柱面紧配,内圈3的外径与轴部1-1的直径相等,所述内滚道槽4-1设在内圈3的外侧面中间,内滚道槽4-2设在轴部1-1的圆柱面上,所述外滚道槽 5-1和5-2分别设在外上圈2-1和外下圈2-2上下端的内侧,两槽的中线到上下端面的距离相等,且与内滚道槽4-1和 4-2的中线分别对应重合,所述滚珠6-1和6-2同为钢质或陶瓷质且数量及球径均相等;其特征还在于:所述挤压环8的壁厚等于凹槽9-1或9-2的径向长度、高度等于凹槽9-1加9-2的轴向长度、内径小于凹槽9-1或9-2表面的外径,以便在挤压作业时能够嵌进凹槽9-1和9-2,并将外上下圈2-1和2-2的结合段挤压变弯向内突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枞晨回转支承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枞晨回转支承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4021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内节流液体静压圆柱导轨
- 下一篇:一种精密定位驱动端预紧装置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