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鼻骨精准复位器在审
申请号: | 201410339772.8 | 申请日: | 2014-07-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50014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20 |
发明(设计)人: | 王珮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7/56 | 分类号: | A61B17/56 |
代理公司: | 上海精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53 | 代理人: | 冯子玲 |
地址: | 200011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精准 复位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医疗辅助器械,尤其涉及的是一种鼻骨精准复位器。
背景技术
鼻骨骨折的患者,体检结合三维重建CT可以测出骨折最近端、最远端离开前鼻孔的距离。目前临床上使用的国内外生产的鼻骨复位器都没有刻度,故无法得知器械探入鼻腔的距离,且探入后无法固定,达不到精确复位的目的,且易导致并发症。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对外鼻美容要求也日益增高,包括鼻骨骨折后对复位的要求。目前临床上使用的国内外生产的鼻骨复位器都没有刻度,故无法得知器械探入鼻腔的距离,且术中难以固定探入的深度,既达不到精确复位的目的,也难以控制前颅底损伤等并发症。有些复位器的前端过于细窄、表面粗糙,为减少对鼻腔黏膜的损伤,术中只能包裹多层凡士林油纱布。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鼻骨精准复位器,能够实现精准定位。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发明包括握持部、复位部和限位器,所述握持部和复位部一体成型,所述复位部上标有刻度,复位部为条形,复位部的横截面为长方形,所述长方形的短边为弧形,复位部的各个角均为倒角,握持部上设有多个防滑条,所述防滑条沿握持部的长度方向设置,限位器设置于复位部上。
所述限位器包括螺母和带有螺纹的限位管,所述限位管套设在复位部上,螺母和限位管配合使用。
所述复位部的长度为4~8cm。不同的规格,便于能够适应从儿童到成人的不同尺寸的鼻腔。
本发明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本发明复位部的光滑设计,能够降低对鼻腔黏膜的损伤,使用本发明的复位器,能够通过测量并固定探入深度,比较精确的使骨折的骨片复位至原位,能够提高手术的疗效和患者的满意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仰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发明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包括握持部1、复位部2和限位器3,所述握持部1和复位部2一体成型,所述复位部2上标有刻度21,复位部2为条形,复位部2的横截面为长方形,所述长方形的短边为弧形,复位部2的各个角均为倒角,握持部1上设有多个防滑条11,所述防滑条11沿握持部1的长度方向设置,限位器3设置于复位部2上。
本实施例的限位器3包括螺母31和带有螺纹的限位管32,所述限位管32套设在复位部2上,螺母31和限位管32配合使用。本实施例的复位部2的长度为8cm。
本实施例复位部2上的刻度21用激光技术打印,表面抛光处理。
握持部1的形态符合手握的工程力学要求。
本实施例的使用过程如下:
1、平卧位,麻醉,消毒铺巾;
2、鼻部体检结合CT影像学检查,在患者的外鼻皮肤上画出骨折的投影线;
3、选择大小合适的复位器,在外鼻皮肤上测量前鼻孔至骨折近端、远端的距离;
4、将限位器3滑至前鼻孔缘,拧紧螺母31,固位;
5、在内镜下从鼻腔中观察骨折后鼻穹窿顶的体征;
6、将已固位的复位器置入鼻腔骨折处;
7、抬起骨折后凹陷的骨片,观察外鼻的形态,触摸骨片的复位情况;
8、术毕,填塞术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未经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3977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