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促进骨痂快速生长的接骨方剂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339551.0 | 申请日: | 2014-07-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69442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10 |
发明(设计)人: | 龙秋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龙秋萍 |
主分类号: | A61K36/9066 | 分类号: | A61K36/9066;A61P19/08;A61P2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47000 广西壮***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促进 快速 生长 接骨 方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方剂及其制备方法,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接骨外敷中药方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骨折是指骨头或骨头的结构完全或部分断裂,多见于儿童及老年人,目前交通发达,中青年由于车祸发生骨折更多更为常见。现今,对骨折治疗方法在我们国家或是国外都是以西医为主,轻的用夹板、石膏牵引固定,重的以手术、钢板、钢钉固定疗法,然后由骨痂自然生长愈合。成人常见的骨痂初始生长的时间是:
肱骨髁上骨折 4~6周,肱骨外科颈骨折 4~6周,髌骨骨折 4~6周,
桡骨远端骨折 4~6周,肱骨干骨折 4~8周,颈腓骨折 8~10周,
股骨颈骨折 12~24周,股骨转子间(粗隆间)骨折 8~12周,
内、外及后髁部骨折4~6周 锁骨骨折 4~6周,股骨干骨折 8~10周
西医完全治愈的时间则更久,民间说法是“伤筋动骨100天”,有的甚至半年或一年都无法完全治愈,由于愈合时间久,病人常要忍受病痛和医疗费用的双重折磨。
到目前为止,尚未发现在医院愈合时间短、骨痂快速生长、疗效显著的骨折治疗药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促进骨痂快速生长、愈合时间短、疗效显著的接骨外敷中草药方剂,并给出该方剂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本发明的接骨外敷中药方剂,其按重量百分比的配方是:板蓝根50%,木槿花30%,宽筋藤10%,莪术10%。
本发明的接骨外敷中药方剂,其制备方法是:按配方称取各组分鲜药,混合捣烂成泥,敷于患处。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配方中各组分共同作用,达到清热凉血、消肿止痛、活血散瘀、促进骨痂快速生长的目的和功效。
(1)板蓝根:其功效是清热、解毒、凉血、利咽,其药理作用有抗菌抗病毒作用,抗钩端螺旋体作用,解毒作用,提高免疫功能,抗肿瘤作用,破坏白血病细胞,增强动物的单核巨噬系统的吞噬能力作用等。
(2)木槿花:其功效是清热止咳,凉血止血,清热燥湿,解毒消肿。
(3)宽筋藤:功效为舒筋活络,消炎除湿,明目解毒。主治风湿痹痛,腰肌劳损,跌打损伤,月经不调,盗汗,结膜炎,夜盲症,水火烫伤,疮疡肿毒等。
(4)莪术:功效为破血,行气,止痛,祛瘀。
2、本发明愈合时间短,疗效显著。据3005例临床治疗数据,其愈合时间最短15天,最长30天,总有效率达99%。其典型病例如下:
(1)黄某某,男,35岁,骨盆骨折,曾在大医院做骨盆牵引治疗40天后X光线复查骨折对位好,但未见骨痂生长,后采用本发明外敷局部接骨治疗10天后,局部无压痛,无纵向扣击痛,15天后X光线查骨痂已开始生长,一个月复查骨折线完全消失。
(2)吕某,女,20岁,右胫、腓骨下段粉碎性骨折,在大医院医治一年零六个月无明显好转后,转用本发明局部外敷9天,局部无压痛,无纵向扣击痛,15天骨痂开始生长,一个月后X光线复查骨痂大量生长,骨折线基本消失,一个月后能下地行走。
(3)韦某某,男,21岁,两侧下颌部骨折,左侧粉碎性骨折(有移位),采用本发明局部外敷5天停药后,局部无压痛,无纵向扣击痛,完全消肿,10天后通过拍片观察,骨折对位线好,已有大量骨痂生长,疼痛已全部消失,能正常进食。
(4)龙某某,男,55岁,不慎从楼上3米多高处跌下,经拍片诊断为“L4爆裂性骨折”,入大医院治疗7天无明显好转后,转用本发明局部外敷6天后停药,局部无压痛,无纵向扣击痛,一个月后拍片观察,骨痂已大量生长,骨折线消失,同时能下床走路。
(5)韦某某,男,32岁,劳动时不慎被砖头砸伤腰部,送到某医院进行骨科手术,经某医院X光线拍片检查为腰2椎体压缩性骨折,左踝关节骨折脱位,经骨科手术治疗22天,康复治疗22天,共计44天后,患者自我感觉治疗效果不佳,要求出院转用本发明的药物治疗,经入治诊断为腰2椎体压缩性骨折(111°)并截瘫,双下肢无知觉,用本发明外敷6天,配合一些针灸治疗和药酒调理,104天后能下床走路,且可以丢拐杖走3-4公里的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龙秋萍,未经龙秋萍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3955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防晕车外用贴剂及其制作方法
- 下一篇:一种治疗硬皮病的中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