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防回流插瓶针有效
| 申请号: | 201410339253.1 | 申请日: | 2014-07-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279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05 |
| 发明(设计)人: | 孙溢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丞宇米特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M5/162 | 分类号: | A61M5/162 |
| 代理公司: | 无 | 代理人: | 无 |
| 地址: | 225316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回流 插瓶针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回流插瓶针。
背景技术
插瓶针作为一种医疗器材,广泛用于临床输液,目前市面上的插瓶针一般具有空气导管或过滤器,在输液的过程中,瓶内会形成负压,造成液体的回流,需要不断的打开导管,保持平内外的压力平衡,这样的操作不但麻烦,而且容易造成药液的浪费,也无法精确控制出液的流量。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防回流插瓶针。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防回流插瓶针,包括:
一本体,该本体包括一出液端与一进液端,且本体的内部具有两个相互独立的通道,其中一个通道为输液通道,另一个为进气通道;
该本体的中部具有一安装部,该安装部与本体垂直设置,且该安装部与本体内部的进气通道连通;
所述安装部内置有一活塞,该活塞伸进安装部内部的一端呈球面,该球面上具有纵深方向的开口,该开口用于将活塞外部的空气引入进气通道。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安装部为圆筒形或四方体形状,优选圆筒形。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安装部一侧设有一底座,该底座被本体穿过。底座的设置方便了实际操作,为人手在实际操作时提供一个着力点。
在本实施例中,底座上垂直安装有一挡块,用于限制插入的深度。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本体的进液端端部纵向剖开,剖面的一侧具有输液通道开口,另一侧具有进气通道开口;且所述输液通道的开口与进液端顶点的距离大于所述进气通道的开口与进液端顶点的距离。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活塞的材质为丁晴橡胶,活塞与外界接触的一端进气,呈球面且具有切口的一端出气。
在本实施例中, 所述本体的出液端外围设有螺纹,便于安装。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防回流插瓶针,其能够防止药液的回流,保持输液过程中瓶内外的压力平衡,避免药液的浪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所公开的一种防回流插瓶针的立体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所公开的一种防回流插瓶针配合套筒的安装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所公开的一种防回流插瓶针的剖视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所公开的活塞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的侧视图。
图中数字表示:
1、出液端 2、进液端 3、输液通道 4、进气通道 5、安装部
6、活塞 7、底座 8、挡块 9、螺纹 10、套筒。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如图1至5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如下: 包括:
一本体,该本体包括一出液端1与一进液端2,且本体的内部具有两个互相独立的通道,其中一个通道为输液通道3,另一个为进气通道4;
该本体的中部具有一安装部5,该安装部5与本体垂直设置,且该安装部5与本体内部的进气通道4连通;
所述安装部5内置有一活塞6,该活塞6伸进安装部5内部的一端呈球面,该球面上具有纵深方向的开口,该开口用于将活塞6外部的空气引入进气通道4。
在本实施例中,安装部5为圆筒形或四方体形状,优选圆筒形,安装部5其实只是提供了一个通道,用于连通外界和进气通道4,因此,安装部5的选择具有很大的变通性,其目的是与活塞6配合,保证空气的单向流动;安装部5一侧设有一底座7,该底座7被本体穿过,底座7的设置是为了方便实际操作,为人手在实际操作时提供一个着力点,因此底座7的形状没有太多的要求,可以选择规则四边形、三角形或不规则图形,只要能为人手提供着力点即可;底座7上垂直安装有一挡块8,用于限制插入的深度。
在本实施例中,本体的进液端2端部纵向剖开,剖面的一侧具有输液通道3开口,另一侧具有进气通道4开口;且所述输液通道3的开口位置距进液端2顶点的距离大于所述进气通道4距进液端2顶点的距离,这样能保证进气和出液互不干预,而且进气和出液更加方便,避免气体通过输液通道3流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丞宇米特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丞宇米特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3925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超高层循环接力式施工用消防系统
- 下一篇:一种利用聚丁二烯制备磁性微球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