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带“帽”建筑在审
| 申请号: | 201410339028.8 | 申请日: | 2014-07-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950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21 |
| 发明(设计)人: | 毛千旗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市天下春商贸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4D13/18 | 分类号: | E04D13/18;H02S40/42;H02S40/44;E04B1/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430071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筑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现代建筑,特别是环保型绿色建筑。
背景技术
现代建筑均为“裸建”,不仅占地耗能,而且保温、防晒等状况都很差,人生活其中很不舒服,现代建筑占城市能耗近四成,不仅是城市“热岛”效应的重要原因,而且是环境的主要污染源。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带“帽”建筑,该建筑利用科学方法,将自然空气、阳光、楼宇空间等进行充分有效地利用,对厨、厕垃圾等进行回收,对CO2等温室气体进行捕捉,使现代建筑成为人们绿色生活的一部分。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带“帽”建筑,它包括建筑体(1),其特征在于:建筑体(1)与建筑外围(2)形成空道(3),建筑体(1)顶端上方配有第一空气生电系统(4),空道(3)与第一空气生电系统(4)的散热装置(5)连接。
上述方案中,建筑体(1)与空道(3)间设有围护(6),围护(6)上开有第一进气口(7)和第一出气口(8),第一进气口(7)、第一出气口(8)设有控制阀(9)。
上述方案中,外围(2)上设有第二进气口(10)、第二出气口(11),第二进气口(10)设有净气、风量控制装置(12),第二出气口(11)设有排放控制装置(13),外围(2)的部分或全部可为第二空气生电系统(14),第二空气生电系统(14)的散热装置(5)可制成雨水收集皿(15)置于空道(3)中,空道(3)顶端第一空气生电系统(4)的散热装置(5)可与储热罐(16)或热水循环系统(17)中的水连接。
上述方案中,第一空气生电系统(4)的散热装置(5)外围可设有蒸发器(18),蒸发器(18)另一端的冷凝器(19)与储热罐(16)或热水循环系统(17)中的水连接,热水循环系统(17)可以连接热水型溴化锂吸收式冷水机组。
上述方案中,第一空气生电系统(4)或/和第二空气生电系统(14)包括光伏电池组件(20)或/和温差发电组件(21)。光伏电池组件(20)可为横或竖式的智能百叶形状,也可为透明型发电玻璃。
上述方案中,第一出气口(8)可与房屋走廊或房间新风系统进风口(22)联接。
上述方案中,外围(2)或/和第一空气生电系统(4)可连接导光管照明系统(23)。
上述方案中,空道(3)中或围护(6)上可置捕碳器(24)或/和除湿器(25)。
上述方案中,储热罐(16)可连接微波加热器(26)。
上述方案中,建筑体(1)可连接厨、厕垃圾处理装置(27)。
本发明空道(3)可以因隔出走廊或房间的视窗部分等缩成1或多个空井形状。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建筑体(1)与建筑外围(2)形成空道(3),建筑体(1)顶端上方配有第一空气生电系统(4),空道(3)与第一空气生电系统(4)的散热装置(5)连接,有利于形成“烟囱”效应——利用自然通风和空气压、空气温差形成流动而迅猛的自然风,该自然风在建筑内循环,不仅可以形成建筑内的自然空气循环系统,而且可以顺势对本发明空气生电系统散热装置(5)进行可控风冷。宽广的空道还可以形成无与伦比的大的收容腔,使房屋的各种管道、冷热装置,包括雨水收集系统等均收纳其中,不仅节省空间,而且可以解决屋顶因排气管道等的存在造成的臭气污染、空间浪费等,通过绿化等可以使房顶成为人们理想的休憩空间,解决建筑“占地”等难题,并为气候改良作出贡献。
2、建筑体(1)与空道(3)间设有围护(6),围护(6)可为金属板、中空玻璃、轻型节能墙体材料等,围护(6)上开有第一进气口(7)和第一出气口(8),第一进气口(7)、第一出气口(8)设有控制阀(9),控制阀(9)可以进行开合以及开合程度等的智能控制,不仅可以使建筑体内始终处于冬暖夏凉最舒适的状态,而且空气的洁净度及温度、湿度等人工可控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市天下春商贸有限公司,未经武汉市天下春商贸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3902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天然椰子壳装饰板的成型工艺
- 下一篇:预制毛细蓄能散热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