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保险箱机械锁有效
申请号: | 201410338021.4 | 申请日: | 2014-07-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78897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1-04 |
发明(设计)人: | 黄伟明;李承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双九电子安防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B65/52 | 分类号: | E05B65/52;E05B37/20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 |
地址: | 315809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保险箱 机械锁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锁具的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用于保险箱的机械锁结构。
背景技术
保险箱,就是用于放置重要物品的储藏箱。为了重要物品的安全,在保险箱整体强度合理的基础上,需要配备一个安全锁具。机械密码锁,就是一种非常适合用于保险箱的安全锁具。在市场上,由于结构设计不尽合理,机械密码锁存在操作不方便、成本高和防盗性能低的问题。而在现有技术中的一般锁具结构也没有有效解决上述的问题。例如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CN 201391132 Y,授权公告日2010年01月27日,发明创造的名称为双控双锁防盗密码锁,该专利案公开了一种防盗密码锁结构,通过三个锁芯和三个密码盘的结合创新,实现了该密码锁具有良好防盗性能的特点,但是该专利案采用了多个锁芯和多个密码盘的组合结构,存在成本高的问题,同时配备了钥匙开锁的结构,增加了操作步骤,而且钥匙容易被复制,又存在防盗性能低的问题。又如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CN 100595407 C,授权公告日2010年03月24日,发明创造的名称为一种齿控密码机械锁芯结构,该专利公开了一种密码机械锁芯的结构,通过密码机构、限位部件和控制机构的结合创新,实现了密码机械锁芯结构具有排列组合的巨量密码,从而达到了防盗保险的目的,但是该专利案具有多个锁芯结构,增加了锁具的部件,存在成本高的问题。又如中国专利申请公布号CN 102465634 A,申请公布日2012年05月23日,发明创造的名称为多层密码机械锁头,该专利公开了一种具有密码的机械锁头结构,通过锁芯环、锁芯套、旋钮、旋转机构和限制构件的结合创新,实现了该锁具具有密码量大和良好防盗性能的特点,但是该专利案采用钥匙配合密码的结构进行开锁,钥匙容易被复制,而且旋转角度的密码只有一个阶梯,存在防盗性能低的问题。本发明通过锁座、密码轴套、离合齿轮、传动机构和伸缩机构及其连接结构的结合创新,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成本低,防盗性能好,一次解锁具有三个角度值密码的保险箱机械锁。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现有技术中一般机械锁具结构没有有效解决成本高、操作不方便和防盗性能低的问题,提供一种保险箱机械锁,通过锁座、密码轴套、离合齿轮、传动机构和伸缩机构及其连接结构的结合创新,实现该保险箱机械锁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成本低和防盗性能好的特点。
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采取下述技术方案:一种保险箱机械锁,包括锁座、密码轴套、离合齿轮、传动机构和伸缩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座一端设有刻度把手,另一端设有密码齿轮和密码片,所述密码齿轮与传动机构联动,密码片与密码轴套联动,密码齿轮和密码片均设有解锁槽,所述密码轴套套接在锁座内,密码轴套一端与离合齿轮相啮合,另一端与传动机构相连,所述伸缩机构一端穿过离合齿轮,与刻度把手相连,另一端与传动机构相啮合。
在解锁时,先将刻度把手转动至第一个角度值,伸缩机构推动离合齿轮向密码轴套靠近,此时伸缩机构与传动机构啮合,离合齿轮没有与密码轴套啮合;再将刻度把手转动至第二个角度值,伸缩机构将离合齿轮推入密码轴套的咬合齿轮,伸缩机构的另一端与传动机构分离;然后将刻度把手旋转至第三个角度值,离合齿轮带动密码轴套转动,密码轴套带动密码片旋转到位,并带动传动机构转动,传动机构带动密码齿轮旋转到位,此时密码片的解锁槽与密码齿轮上的解锁槽位于同一位置,实现该机械锁处于空挡状态,进而解锁。本发明没有钥匙和钥匙孔的配合结构,具有结构简单和成本低的特点;通过一个刻度把手的旋转,得到三个阶梯的角度值密码,具有操作简单、成本低和防盗性能好的特点;通过伸缩机构和离合齿轮的结合,在一次解锁时,实现该机械锁具有三个角度值密码,既结构简单,又提高防盗性能;在进一步的设计方案中,只要提高密码的角度值精度,就能得到大量排列组合的密码组,从而提高防盗性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双九电子安防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双九电子安防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3802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