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铝合金阳极氧化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10337913.2 | 申请日: | 2014-07-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52967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2-01 |
发明(设计)人: | 孔德军;王进春;王文昌;刘浩;郭卫;郭皓元;谢春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C25D11/04 | 分类号: | C25D11/04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32200 | 代理人: | 楼高潮 |
地址: | 213164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铝合金 阳极 氧化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铝合金表面改性处理领域,具体指一种铝合金阳极氧化装置。
背景技术
铝型材在建筑业上的应用日益广泛,主要被应用于铝门窗、间壁墙、阳台、幕墙及各种附件等;然而未经表面处理的铝合金型材极易发生腐蚀现象,尤其是在潮湿的大气坏境中,很难满足建筑材料的高装饰性能和强耐侯性能的要求;为了改善上述性能,铝型材一般要进行表面处理,表面处理技术涉及到金属学、化学、电化学以及材料生产工艺等学科,铝合金表面处理一般包括阳极氧化处理、化学氧化处理、涂层、电镀等,其中以阳极氧化处理技术发展最为迅速,用途也最为广泛,在铝及铝合金构件的生产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目前,工业上最普遍使用的是硫酸阳极氧化,其是以硫酸溶液为电解液,铝合金零件为阳极,铝等金属为阴极,在直流电源的作用下形成氧化膜;铝合金氧化过程中需要电流较大,发出大量热量,极易产生电烧蚀,损坏导电装置,从而影响电流的稳定性,造成氧化膜层厚度不均匀,膜层与基材结合性不理想等现象。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的电烧蚀、氧化膜厚度不均匀、膜层与基材结合性不理想等问题,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铝合金阳极氧化装置,包括电解槽池、控制系统、导电装置和液氮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解槽池外侧设有底座,电解槽池与底座构成冷却空间,电解槽池内部的底部安装有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与控制系统线路连接,当电解液的温度达到温度传感器设定的温度时,温度传感器向控制系统发出信号,控制系统对温度信号进行分析处理后发出指令,液氮制冷系统向冷却空间里通入液氮来达到制冷,控制电解液温度进行铝合金阳极氧化。
进一步地,所述液氮制冷系统包括液氮罐、压力阀和电动阀,液氮罐通过管路和电动阀与冷却空间底部连接,液氮罐通过管路和压力阀与冷却空间上部连接,电动阀与控制系统连接。
进一步地,导电装置包括直流电源、阴极板和阳极板,阴极板和阳极板分别与直流电源线接,阴极板和阳极板伸入到电解槽池内部。
进一步地,所述冷却空间另一端底部设有输出管。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含有液氮制冷系统的阳极氧化装置,极大地改善了阳极氧化处理的条件,提高了所生成膜层的质量;生成的阳极氧化膜具有膜层均匀、致密性好、膜层与基材结合强度高等优点,其原理是由于液氮制冷系统极大地降低了氧化过程中放出的热量,有效地控制了电解液温度的上限,保护了导电装置和线路,从而稳定了阳极氧化处理中的电流,提高了所生成膜层的质量。
附图说明
图1 新型铝合金阳极氧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液氮罐;2-控制系统;3-直流电源;4-底座;5-阴极板;6-输出管;7-电解槽池;8-阳极板;9-温度传感器;10-冷却空间;11-压力阀;12-电动阀。
图2 阳极氧化膜表面形貌。
图3 氧化膜界面结合强度。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1)铝合金阳极氧化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液氮罐1、控制系统2、直流电源3、底座4、阴极板5、输出管6、电解槽池7、阳极板8、温度传感器9、冷却空间10、压力阀11和电动阀12;其中阴极板5和阳极板8分别与直流电源3线路连接,阴极板5为铅板,减少阴极板材料的消耗,阳极板8为要进行阳极氧化处理的铝板;温度传感器9和电动阀12与控制系统2线路连接;温度传感器9安装在电解槽池7底部,监测电解槽池内的电解液的温度变化;电解槽池7和底座4之间挖空加工成冷却空间10,便于冷却处理。
(2)具体实施步骤如下:
第一步:前处理
按如图1所示的结构示意图把各部分结构件连接好,并检查线路;设定电解液温度所能够达到的上限温度为40℃,即设定温度传感器9的警报温度为40℃。
第二步:阳极氧化处理
向电解槽池7内加入电解液溶液,电解液溶液参数:硫酸浓度:160g/L,铝离子浓度:(5-10)g/L,其余为水;直流电源3的电流密度:(1.5±0.1)A/dm2。
第三步:液氮制冷过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大学,未经常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3791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铝型材的复合着色方法
- 下一篇:一种出铝包包管高效清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