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葱食品及其加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337697.1 | 申请日: | 2014-07-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879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10 |
发明(设计)人: | 杨夏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夏 |
主分类号: | A23L1/48 | 分类号: | A23L1/48 |
代理公司: | 无 | 代理人: | 无 |
地址: | 610015 四川省成都***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食品 及其 加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品加工领域,具体是一种葱食品及其加工方法。具有营养价值高,尤其是大家都喜欢吃大葱,但大葱叶却被大家丢弃,大葱叶其实非常有营养。本发明变废为宝,把大葱叶加工成美味食品,充分代表地方特色。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技术中关于葱的加工方法和产品有很多。比如中国专利CN201010279773.X以葱为原料加工而成的葱油只能将葱作为调味品而无法把葱作为小菜或休闲零食食用、产品结构单一。又比如中国专利CN201210596031公开了一种大葱辣椒酱及其制作方法,其特征是辣椒比例大,只能作为调味品。产品结构单一、口感单一、不酥脆、不成型、不美观、香味差。本发明意在克服上述的缺陷,把大家丢弃的大葱叶变废为宝,开拓一条新的葱深加工途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色、香、味俱全,营养丰富并且南北老少皆宜的葱食品。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利用废弃的葱叶加工成食品,拓展了葱的食用领域和范围。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葱食品,其特征在于其组成和重量配比为:葱5%~50%,粉状粮食作物5%~50%,芝麻、花生、瓜子或其他坚果仁制品5%~50%,粉碎后的肉制品辅料或果蔬类辅料一种或多种1%~10%,调味料根据实际用量配备。
进一步的葱可以是干葱、鲜葱、大葱、小葱经过精选、漂洗后的节状、块状、丝状或整个葱。
进一步的粉状粮食作物可以是各种淀粉、汤元粉、面粉的一种或多种。
进一步的肉制品可以是粉碎的水产品、肉制品的一种或多种。
进一步的果蔬类辅料可以是粉碎的菌类、豆类制品的一种或多种。
进一步的调味料为食盐、糖、五香粉、辣椒、姜、葱、蒜、花椒、茴香、孜然、芥末粉、咖喱粉、味精、耐高温鲜味物质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葱食品的加工方法,具体如下:
S1:根据消费者需要选择不同的葱,取一定分量,用水清洗,浸泡。
S2:把所需的肉制品一种或多种经过粉碎备用。
S3:把所需的果蔬类制品的一种或多种辅料备用。
S4:把清洗,浸泡后的葱与粉状粮食作物,芝麻、花生、瓜子或其他坚果仁,肉制品或果蔬类辅料制品,调味料按一定比例均匀混合或填充在葱里。
S5:把混合好的葱放入热油中进行油炸或烘焙至葱不变糊时取出,冷却包装后即得葱食品。
进一步的可以把葱叶先与粉状粮食作物、芝麻、花生、瓜子或其他坚果仁制品、肉制品辅料或果蔬类辅料、调味料混合均匀后填充入葱中进行油炸或烘焙。
进一步的可以把葱叶先与粉状粮食作物、芝麻、花生、瓜子或其他坚果仁制品、肉制品辅料或果蔬类辅料混合均匀后填充入葱中进行油炸或烘焙之后添加调味料。
本发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葱食品,具有营养成分多样、酥脆口感好、成型美观、香味独特,可作为小菜或休闲零食食用,拓展了葱的食用领域和范围,让废弃的大葱叶变成消费者的美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产品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葱可以是鲜葱或干葱,本实例选用鲜葱叶重量为40%,切成节状后用水清洗,浸泡,再把30%重量的粉状粮食作物和28%重量芝麻和2%重量的调味料混合填充在葱叶里后放入热油中进行油炸或烘焙至酥脆而葱叶又不变糊时取出,冷却,根据需要还可以添加其他调味料即得本葱食品。
实施例2:本实例选用葱重量为30%,切成节状浸泡,再把20%的芝麻、20%的粉状粮食作物、28%重量果蔬类辅料和2%的调味料混合填充在葱叶里后放入热油中进行油炸或烘焙至酥脆而葱又不变糊时取出加入果蔬类辅料制品,进行冷却,根据需要还可以添加其他调味料即得本葱食品。
实施例3:本实例选用鲜葱重量为40%,切成丝状或块状后用水清洗,浸泡,芝麻重量为28%,再把30%的粉状粮食作物和2%的调味料混合至原料与葱完全粘接在一起后放入热油中进行油炸或烘焙至酥脆而葱叶又不变糊时取出,冷却,根据需要还可以添加其他调味料即得本葱食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夏;,未经杨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3769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