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信息处理方法、装置及加密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1410337525.4 | 申请日: | 2014-07-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5865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19 |
发明(设计)人: | 任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9/32 | 分类号: | H04L9/32 |
代理公司: | 北京派特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0 | 代理人: | 张颖玲;孟桂超 |
地址: | 518057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信息处理 方法 装置 加密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加密技术,尤其涉及一种信息处理方法、装置及加密设备。
背景技术
当今社会,智能手机大规模普及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问题,其中有关手机安全问题最为重要。目前主要的安全威胁包括三个以下方面:
1、破坏系统安全机制,为其它的恶意代码攻击提供方便;
2、管理软件由于自身的权限优势,进行敏感信息的窃取;
3、软件自身存在人为的或者非有意的漏洞,被其它软件利用发动攻击;对于手机发烧友而言特别是Root后的手机,应用程序自身可以在不通过用户确认的情况下,提升自己的权限,完成提升前不可能完成的攻击操作。
当手机的安全受到威胁时,用户手机上的移动设备国际身份码(IMEI,International Mobile Equipment Identity)、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IMSI,International Mobile Subscriber Identification Number)、电话号码、短信息、联系人信息、全球定位系统(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位置等个人信息可以被恶意软件随意窃取。此外,移动终端通常会装备多种传感器设备,比如GPS、麦克风(MIC)、摄像头等,攻击者可以借助这些传感器设备实时窃取用户的位置、声音、图像等隐私信息。
因此,如何有效地保证移动终端中个人信息的安全性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信息处理方法、装置及加密设备。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包括:
确定通过终端的外围接口接入的设备为与所述终端相匹配的加密设备;
对所述终端上的信息进行加密相关处理。
上述方案中,所述确定通过终端的外围接口接入的设备为与所述终端相匹配的加密设备,包括:
检测到通过所述外围接口有设备接入所述终端;
确定接入的设备为加密设备;
确定加密设备的硬件标识与所述终端上保存的加密信息标识匹配。
上述方案中,所述对所述终端上的信息进行加密相关处理,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对所述终端上的已加密信息进行相应操作;
采用所述与所述终端相匹配的加密设备对所述终端上的未加密信息进行加密;
在所述终端上进行加密相关的功能性设置。
上述方案中,当在所述终端上设置安全时限功能时,所述对所述终端上的信息进行加密相关处理,包括:
记录所述与所述终端相匹配的加密设备的每次使用情况,并开始计时;
当计时的时长达到预设的安全时限的时长时,提示用户进行相应的操作;
当预设时长内未收到用户进行操作的指示后,删除所述终端上所有已加密的信息。
上述方案中,通话过程中,当需要对传输的音频数据加密时,所述对所述终端上的信息进行加密相关处理,包括:
关闭所述终端自带的麦克,并禁用所述终端的所有录音及采集功能;
利用所述与所述终端相匹配的加密设备采集用户的音频数据,并对采集的音频数据进行加密处理;
将加密处理后的音频数据通过终端的射频单元发出。
上述方案中,当通过声纹密码对信息进行加密处理时,所述对所述终端上的信息进行加密相关处理,包括:
关闭所述终端自带的麦克,并禁用所述终端的所有录音及采集功能;
利用所述与所述终端相匹配的加密设备采集用户的声纹信息,并利用采集的声纹信息对需要加密的信息进行加密处理。
本发明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包括:
加密设备通过终端的外围接口接入所述终端后,加密设备采集用户的声纹信息;
加密设备利用采集的用户的声纹信息对与自身匹配的终端上需要加密的信息进行加密处理;或者,将采集的用户的声纹信息进行加密处理。
本发明实施例又提供了一种信息处理装置,包括:确定单元及处理单元;其中,
所述确定单元,用于确定通过终端的外围接口接入的设备为与所述终端相匹配的加密设备,并在确定通过终端的外围接口接入的设备为与所述终端相匹配的加密设备时,触发所述处理单元;
所述处理单元,用于收到所述确定单元的触发后,对所述终端上的信息进行加密相关处理。
上述方案中,所述确定单元包括:检测模块、第一确定模块及第二确定模块;其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3752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