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日志输出方法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10336600.5 | 申请日: | 2014-07-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60168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9 |
发明(设计)人: | 许寄 | 申请(专利权)人: |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9/448 | 分类号: | G06F9/448;G06F11/34 |
代理公司: | 北京博浩百睿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4 | 代理人: | 宋子良 |
地址: | 英属开曼群岛大开*** | 国省代码: | 开曼群岛;KY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日志 目标对象 目标属性 源对象 源属性 方法和装置 输出日志 属性集 输出 映射 格式化 标准格式 降低系统 属性映射 系统输出 系统维护 应用程序 获取源 维护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日志输出方法和装置。其中,日志输出方法包括:判断源对象的属性集中是否存在与目标对象的目标属性相映射的源属性,其中,源对象为输出日志的应用程序的入参对象,目标对象为输出日志时使用到的对象,目标对象的属性集与源对象的属性集之间具有属性映射关系,目标属性为目标对象的属性集中的属性;在判断出源对象的属性集中存在与目标属性相映射的源属性的情况下,获取源属性的属性值;以及设置目标属性的属性值为源属性的属性值,得到格式化后的日志。通过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系统输出标准格式的日志容易导致系统维护成本高的问题,进而达到了降低系统维护成本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日志处理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日志输出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应用系统一般都会设计覆盖本应用关键业务处理结果的系统日志,便于追踪监控及统计分析:如通过采集此类关键业务处理日志,结合相应的日志分析系统,能够准确、实时地生成业务处理报告、系统处理出错原因占比等各项分析数据。
此类系统日志文件一般会有其标准格式,包含诸如请求来源、关键业务参数、处理时长及处理结果等信息;满足一定解析格式的要求,用于业务运行健康状态跟踪、业务规模数据统计分析、系统出错原因跟踪定位等。
为了便于对日志信息的分析处理,应用系统会预定义此类日志的输出标准格式,如:[接口名,方法名,处理耗时,处理结果][(本系统关键数据单据号,本系统关键数据业务属性1,本系统关键数据业务属性2,...,业务请求来源系统,业务请求来源系统关键数据单据号)(业务请求来源IP,业务请求来源终端)]。
应用系统为保证每次处理都输出上述的标准格式日志,通常会通过硬编码手段,强制将接口入参中各项关键信息属性取值、并对预定义的标准日志对象进行赋值,以期达到属性适配的目的。
由于业务系统的复杂性,往往有不同的系统服务接口、大量差异化的接口入参对象存在;输出标准格式的系统处理日志,则必然会出现大量的差异化取值、赋值过程,硬编码手段研发及维护成本高,每次入参对象的升级、标准格式系统日志对象的变更等,都会带来大量的系统改造成本。
针对相关技术中系统输出标准格式的日志容易导致系统维护成本高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日志输出方法和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系统输出标准格式的日志容易导致系统维护成本高的问题。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日志输出方法。
根据本发明的日志输出方法包括:判断源对象的属性集中是否存在与目标对象的目标属性相映射的源属性,其中,所述源对象为输出所述日志的应用程序的入参对象,所述目标对象为输出所述日志时使用到的对象,所述目标对象的属性集与所述源对象的属性集之间具有属性映射关系,所述目标属性为所述目标对象的属性集中的属性;在判断出所述源对象的属性集中存在与所述目标属性相映射的源属性的情况下,获取所述源属性的属性值;以及设置所述目标属性的属性值为所述源属性的属性值,得到格式化后的所述日志。
进一步地,在判断源对象的属性集中是否存在与目标对象的目标属性相映射的源属性之前,所述日志输出方法还包括:设置所述目标对象的属性集与所述源对象的属性集之间的属性映射关系。
进一步地,设置所述目标对象的属性集与所述源对象的属性集之间的属性映射关系包括:设置所述目标对象的第一属性与所述源对象的第一属性相映射,其中,所述目标对象的第一属性为所述目标对象的属性集中的任一属性,所述源对象的第一属性为所述源对象的属性集中的任一属性;以及设置所述目标对象的第二属性与所述源对象的第二属性相映射,其中,所述目标对象的第二属性为所述目标对象的属性集中的任一属性,并且所述目标对象的第二属性与所述目标对象的第一属性不相同,所述源对象的第二属性为所述源对象的属性集中的任一属性,并且所述源对象的第二属性与所述源对象的第一属性不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未经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3660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双工位液晶面板离线检测系统及方法
- 下一篇:提醒方法及所适用的移动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