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轧制宽扁钢的短应力连轧机组和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410336582.0 | 申请日: | 2014-07-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2836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05 |
发明(设计)人: | 毛宝和;罗湘辉;陈建林;张海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首特冶金设备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B1/24 | 分类号: | B21B1/24;B21B1/32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刘芳 |
地址: | 100081 北京市海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轧制 宽扁钢 应力 轧机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金属的轧制技术,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轧制宽扁钢的短应力连轧机组和系统。
背景技术
在金属的轧制领域,宽扁钢指的是宽度≧150mm,厚度通常﹥4mm,其边部带有棱角的钢材。宽扁钢在交货收集时一般是以直条交货的,并不成卷交货。宽扁钢主要用于钢结构制造、桥梁工程、工程机械、设备制造以及其它需要窄中板的用户,且在行业标准中,宽度在350mm至450mm之间的宽扁钢的需求非常大。宽扁钢以其独有的特点被业内逐渐重视,例如:宽扁钢可以节省剪切的费用、节省工时、节省钢材消耗的特点。因此对宽扁钢的各方面要求也越来越高,比如:宽扁钢的不平度(长度方向、宽度方向)、镰刀弯、截面形状等均需达到A级,且不应有明显的扭曲。
现有技术在生产宽度在350mm至450mm之间的宽扁钢时,往往是先通过生产中厚板(中厚板的宽度一般在700mm或800mm左右),然后再将中厚板裁剪成宽度在350mm至450mm之间的宽扁钢。
但是,现有技术需要在轧制生产线上增加裁剪设备,增加了宽扁钢的生产成本,并且所生产出来的宽扁钢的精度不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轧制宽扁钢的短应力连轧机组和系统,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生产宽扁钢成本高并且精度不足的技术问题。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轧制宽扁钢的短应力连轧机组,包括至少一个第一短应力轧机和至少一个第二短应力轧机;其中,所述第一短应力轧机为立辊短应力轧机,所述第二短应力轧机为平辊短应力轧机,所述第一短应力轧机和所述第二短应力轧机立平交替布置,所述第一短应力轧机和所述第二短应力轧机均为二辊无牌坊轧机。
进一步地,所述短应力连轧机组包括3个所述第一短应力轧机和3个所述第二短应力轧机。
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轧制宽扁钢的系统,包括:装料装置、加热炉、可逆轧机、400吨热剪机、横移装置和冷床收集装置,还包括上述的短应力连轧机组;所述短应力连轧机组设置在所述400吨热剪机和所述横移装置之间。
本发明提供的用于轧制宽扁钢的短应力连轧机组和系统,通过短应力连轧机组中的至少一个第一短应力轧机和至少一个第二短应力轧机立平交替布置,直接轧制生成宽扁钢,无需在宽扁钢的轧制生产线上增加裁剪工序,节省了宽扁钢的生产成本;另外,由于短应力连轧机组中的第一短应力轧机和第二短应力轧机均采用的是无牌坊轧机,因此,第一短应力轧机和第二短应力轧机的刚度高,所轧制出来的宽扁钢的精度要高于牌坊轧机轧制生成的宽扁钢的精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用于轧制宽扁钢的短应力连轧机组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第一短应力轧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第一短应力轧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提供的用于轧制宽扁钢的短应力连轧机组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提供的用于轧制宽扁钢的系统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用于轧制宽扁钢的短应力连轧机组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短应力连轧机组10包括至少一个第一短应力轧机101和至少一个第二短应力轧机102;其中,所述第一短应力轧机101为立辊短应力轧机,所述第二短应力轧机102为平辊短应力轧机,所述第一短应力轧机101和所述第二短应力轧机102立平交替布置,所述第一短应力轧机101和所述第二短应力轧机102均为二辊无牌坊轧机。
具体的,本发明中的第一短应力轧机101和第二短应力轧机102均为无牌坊轧机,且本发明中的无牌坊轧机均为二辊的无牌坊轧机。由于无牌坊轧机的轧辊所承受的轧制力均会通过其轧辊轴颈上的四列短圆柱轴承传给穿过轴承座的立柱,通过处于拉紧状态的立柱来承受径向的轧制力。因此,无牌坊轧机的应力线比传统2辊或4辊牌坊轧机要短得多,这样就使其轧机刚度高于传统的牌坊轧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首特冶金设备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北京首特冶金设备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3658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