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有序介孔碳的二氧化碳吸附剂及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410336223.5 | 申请日: | 2014-07-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89530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03 |
| 发明(设计)人: | 杜涛;刘丽影;房鑫;李生璐;车帅;宋延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北大学 |
| 主分类号: | B01J20/26 | 分类号: | B01J20/26;B01J20/30;B01D53/0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10819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有序 介孔碳 二氧化碳 吸附剂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基于有序介孔碳的二氧化碳吸附剂是由溶剂蒸发诱导自组装法(EISA)合成的有序介孔碳担载聚乙烯亚胺(PEI)改性制备而成,其特征在于:结构为有序介孔炭,对二氧化碳吸附量较高,疏水性较强。
2.一种基于有序介孔碳的二氧化碳吸附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在常温常压条件下,用电子天平称取适量苯酚,并按n(苯酚/NaOH)=1:0.04~1:0.08的质量比与NaOH溶液混合,在40±5℃的条件下恒温搅拌10~30min;
步骤2:将适量质量分数为37%的甲醛溶液逐滴加入到步骤1所得到的混合物中,并将上述混合物进一步在75±10℃的温度条件下搅拌2~4h,然后冷却至室温,完成预聚过程;
步骤3:使用低浓度的盐酸将pH值调到6~8,之后在45±5℃的条件下蒸发24h以上,使水分完全蒸发,得到resol型酚醛树脂;
步骤4:取单位重量份步骤3中得到的酚醛树脂为前驱体,以F127为模板剂、乙醇为溶剂在40±5℃的条件下混合、搅拌5~20min,并将其转移到平底培养皿中静置10~16h,使溶剂蒸干以实现溶剂蒸发诱导自组装;
步骤5:将步骤4中得到的样品放入烘箱之中,在100±10℃的条件下加热6-24h,制备得到柔软的薄膜,完成热聚合;
步骤6:将热聚合得到的薄膜刮下、剪碎,放入真空管式炉在氮气保护气氛中以1~5℃/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800±50℃高温煅烧,并在800±50℃下保温3h以上;
步骤7:将步骤6中碳化的材料研磨成粉末,向其加入质量分数为40~60%的浓硫酸中,在95±5℃的条件下加热24h以上除去模板,再用水和无水乙醇反复洗涤样品,经过过滤、干燥后得到有序介孔碳;
步骤8:取一定质量的聚乙烯亚胺(PEI)加入甲醇中在适宜的温度条件下搅拌,得到均匀的PEI溶液;
步骤9:将相应质量步骤7中制备的有序介孔碳加入PEI溶液中,搅拌10min以上再使用超声清洗器进行超声振荡5~20min,使PEI能够均匀地分布在有序介孔碳上;
步骤10:将步骤9中的样品放入烘箱,在75±5℃的条件下干燥12h,最终获得PEI改性的有序介孔碳,即产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有序介孔碳的二氧化碳吸附剂,其特征在于:步骤10所述的产品具有较高的CO2吸附量和良好的疏水性能,可用于分离高湿CO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北大学,未经东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36223.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