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束遥控信号接收器及采用光束遥控信号接收器的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410336190.4 | 申请日: | 2008-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57127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23 |
发明(设计)人: | 李兴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兴文 |
主分类号: | G08C23/04 | 分类号: | G08C23/04;G08C23/00;G02B5/02 |
代理公司: | 上海精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1253 | 代理人: | 冯子玲 |
地址: | 261021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束 遥控 信号 接收器 采用 设备 | ||
1.光束遥控信号接收器,它包括光敏元件及与其相连的信号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一具有对激光起发散作用的散光板,所述散光板由可以对激光产生散射或漫反射的材料制成,所述散射包括因杂乱的折射或杂乱的发射造成的假散射,所述散光板位于所述光敏元件的感光面光线中至少一束可到达的位置;
所述散光板对照射在所述散光板上的光进行散射或漫反射后,所述散光板的激光光照面可视为发射光信号的光源,即在所述散光板上有一个与激光信号的频率相同、强度相对应的光源,从而将方向性很强的激光信号转变为由所述散光板上指定位置射出的普通光信号;所述的激光为一束较细的光,与是否具有激光的其它特性无关;
散光板上的激光光照面运动时,由于激光光照面与所述光敏元件间的距离发生变化,所述光敏元件接收到的光强随之变化,产生相应的电信号,从而将运动情况转化成相应的电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束遥控信号接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散光板呈透明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束遥控信号接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散光板呈不透明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束遥控信号接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散光板呈半透明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束遥控信号接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散光板是墙壁。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束遥控信号接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散光板是窗户。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束遥控信号接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散光板是门窗。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束遥控信号接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散光板是显示器屏幕。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束遥控信号接收器,其特征在于,以电视机的屏幕作为散光板。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束遥控信号接收器,其特征在于,以投影仪系统的屏幕作为散光板。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束遥控信号接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散光板是机器的外壳。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束遥控信号接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散光板呈不透明状,所述光敏元件位于散光板的激光照射面。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束遥控信号接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散光板呈透明状,所述光敏元件设置在散光板的激光照射面。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束遥控信号接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散光板呈透明状,所述光敏元件设置在散光板的背激光照射面。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束遥控信号接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散光板呈半透明状,所述光敏元件设置在散光板的激光照射面。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束遥控信号接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散光板呈半透明状,所述光敏元件设置在散光板的背激光照射面。
17.根据权利要求1至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光束遥控信号接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处理装置还包含有信号比较模块,对单个及多个所述光敏元件的电信号进行比较或者求差,所述的激光是一束较细的非激光光源发出的光。
18.根据权利要求1至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光束遥控信号接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处理装置包含有与光敏元件信号连接的选频模块,选取一定频率段的电信号接收,将无关电信号滤除,从而实现对光信号的频率选择;所述信号处理装置还包含有信号比较模块,对单个所述光敏元件的电信号进行比较。
19.根据权利要求1至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光束遥控信号接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处理装置还包含有信号比较模块,对单个所述光敏元件的电信号进行求差。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光束遥控信号接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比较模块对单个所述光敏元件的电信号不同时间的强度进行比较或求差。
21.根据权利要求1至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光束遥控信号接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处理装置包含有与光敏元件信号连接的选频模块,选取一定频率段的电信号接收,将无关电信号滤除,从而实现对光信号的频率选择;所述信号处理装置还包含有信号比较模块,对多个所述光敏元件的电信号进行比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兴文,未经李兴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36190.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