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映射投影的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336020.6 | 申请日: | 2014-07-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02283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07 |
发明(设计)人: | 洪水和 | 申请(专利权)人: | 洪水和 |
主分类号: | G06F3/01 | 分类号: | G06F3/01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越秀区哲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8 | 代理人: | 胡拥军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北市内***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映射 投影 控制系统 及其 控制 方法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映射投影的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映射投影的控制系统包括有一处理单元、一触控式显示模块、一影像投射模块以及一影像撷取模块,处理单元执行有一应用程序;触控式显示模块接受一控制作动,并对应产生一控制讯号;处理单元通过应用程序执行控制讯号,影像投射模块受控于处理单元,以投射一投影信息,影像撷取模块撷取投影信息为一第一影像信息,其中处理单元通过应用程序选择性加入一影像对象,并重新产生一第二影像信息,影像投射模块是依据第二影像信息,以投射一映射投影信息,因此本申请的映射投影的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具备用户互动操作的功能。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一种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平板式投影装置映射投影(Projection mapping)的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显示科技的快速发展,各种新型态的显示设备不断地推陈出新,例如液晶显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数字电视(Digital Television)、数字投影机。同时,各种不同类型的显示设备也随着消费者的不同需求而衍生出截然不同的发展趋势,其中一种发展趋势是为满足家用娱乐功能,因此家用显示设备,诸如液晶电视、数字电视、家用投影机等,无不朝向大尺寸、高画质、高分辨率以及三维成像的目标发展,然而,另一种发展趋势则指向个人使用或商业应用,由于无论考虑个人使用或商业应用都讲求便利性,因此个人显示设备,诸如平板计算机、小型投射装置除了追求高画质影像的需求外,更重视携带便利性、电力续航性以及功能复合性,因此结合平板计算机以及投影机功能的平板式投影装置则应运而生。
平板式投影装置的优点在于,在一般的时候,使用者可运用操作此平板式投影装置执行一般平板计算机的功能,而在需要商业展示、简报,抑或是影像分享时,平板式投影装置亦可通过影像投射将影像信息分享给其他人一起观看,因此对于使用者而言,仅需携带一台平板式投影装置即可满足两种不同的需求,非常方便,因此平板式投影装置逐渐成为市场的主流产品,广受用户的喜爱。
对于目前一般市面上的平板式投影装置,其功能仍仅限于单纯的影像投射,缺乏与使用者或观赏者交互式的操作功能,同时,目前平板式投影装置的影像投射亦仅限于以单一二维平面为背景,由于影像只能投射于单一二维平面,因此无法对应对投射影像作进一步的运用,同时也无法对应观赏者的视角对应投射适合观赏的影像,因此如何突破目前市面上平板式投影装置的限制,实为目前制造厂商急欲解决的课题。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映射投影(Projection mapping)的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以解决习用的平板式投影装置的投射功能仅局限于单纯的影像投射,缺乏与使用者或观赏者交互式交流的缺点。
同时,本申请所提供映射投影的控制系统及其方法亦有助于解决目前平板式投影装置的影像投射仅限于以单一二维平面为背景,无法对应观赏者的视角对应投射适合观赏的影像,此外,通过本申请所提供的映射投影的控制方法亦提供新的投射控制应用及交互式控制,以用于平板式投影装置,从而满足用户及观赏者的使用需求,并进一步提供不同映射投影控制的应用可能性。
在一实施例中,本申请提供一种映射投影(Projection Mapping)的控制系统,包括有一处理单元、一触控式显示模块、一影像投射模块以及一影像撷取模块,处理单元执行有一应用程序,触控式显示模块电性连接于处理单元,触控式显示模块接受一控制作动,并对应产生一控制讯号,影像投射模块电性连接于处理单元,处理单元通过应用程序执行控制讯号,影像投射模块受控于处理单元,以投射一投影信息,影像撷取模块,电性连接于处理单元,影像撷取模块撷取投影信息为一第一影像信息,其中处理单元通过应用程序选择性加入一影像对象,并重新产生一第二影像信息,影像投射模块是依据第二影像信息,以投射一映射投影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洪水和,未经洪水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3602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