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富锂锰基层状锂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410335000.7 | 申请日: | 2014-07-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919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08 |
| 发明(设计)人: | 廖达前;覃事彪;周勤俭;习小明;周友元;何杜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沙矿冶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金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M4/505 | 分类号: | H01M4/505;H01M4/525 |
| 代理公司: | 上海金盛协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42 | 代理人: | 段迎春 |
| 地址: | 4100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富锂锰 基层 锂电池 正极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特别涉及一种富锂锰基正极材料Li[Li1-x-y-zNixCoyMnz]O2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锂离子电池自20世纪90年代成功开发以来,因能量密度大、循环性能好和自放电小等优点(参见Zhang S S,Read J A.A new direction for the performance improvement of rechargeable lithium/sulfur batteries[J].Journal of Power Sources,2012,200:77-82.)在便携式设备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且被认为是航空航天、电动汽车以及混合动力车的理想电源。
正极材料作为锂离子电池的重要组成部分,历来是人们研究的重点。目前主要使用的正极材料有LiCoO2、LiNiO2、LiNixCoyMnzO2、LiMn2O4和LiFePO4等含锂氧化物,它们的比容量均在200mAh/g以下,相对于稳定在350mAh/g以上的碳负极来说,正极材料的低容量已成为进一步提高锂离子电池能量密度的瓶颈,亟需开发更高容量的新型正极材料。
富锂锰基层状正极材料Li[Li1-x-y-zNixCoyMnz]O2可以看成主要是由Li2MnO3与层状材料LiMO2(M=Co,Ni,Mn)形成的固溶体,其理论比容量超过300mAh/g,实际可利用容量大于200mAh/g,这使其成为发展能量密度大于300Wh/kg锂离子电池的重要候选正极材料。该类材料由于使用了大量的Mn元素,与目前使用的正极材料相比,不仅价格低,而且安全性好、对环境友好,近年来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
目前,富锂锰基层状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有共沉淀法(参见Lim J H,Bang H,Lee K S,et al.Electrochemical characterization of Li2MnO3-Li[Ni1/3Co1/3Mn1/3]O2-LiNiO2cathode synthesized via co-precipitation for lithium secondary batteries[J].J Power Sources,2009,189:571–575.)、sol-gel法(参见Lee S H,Koo B K,Kim J C,et al.Effect of Co3(PO4)2coating on Li[Co0.1Ni0.15Li0.2Mn0.55]O2cathode material for lithium rechargeable batteries[J].J Power Sources,2008,184:276–283.)、固相法(参见杜柯、周伟瑛、胡国荣等,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Li0.2Mn0.54Ni0.13Co0.13]O2的合成及电化学性能研究[J].化学学报,2010,68:1391–1398.)和水热法(参见Tabuchi M,Nabeshima Y,Ado K,et al.Material design concept for Fe-substituted Li2MnO3-based positive electrodes[J].J Power Sources,2007,174:554–559.)等,其中共沉淀法是应用最多的方法。虽然共沉淀法具有多元组分均匀、粒径分布可控的优点,但是为了去除反应体系中的杂质离子如Na+和SO42-等,需对共沉淀物质反复洗涤,这造成了材料的损失,导致材料的化学计量无法准确控制,同时生产过程中将产生大量的废水,限制了材料的规模生产和推广使用。此外,液相燃烧法与熔盐浸渍法均能实现原料的均匀混合,其中液相燃烧法一般先在溶液中把料混合好,然后放入高温炉里进行燃烧,由于溶液剧烈沸腾会造成原料的飞溅,使产物的结晶性不是很理想,需要二次高温焙烧;而熔盐浸渍法一般以碳酸盐或氢氧化物作为原料,使用低熔点的燃料物质作为熔融盐,高温下与原料形成共熔物而达到原料的混合,在制备完成之后,还要使用乙醇、蒸馏水等试剂对样品进行反复洗涤,以去除杂质成分,因此工艺复杂,成本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沙矿冶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金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未经长沙矿冶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金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3500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