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圆锥轴承滚子表面疵病检测装置及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1410334339.5 | 申请日: | 2014-07-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899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08 |
| 发明(设计)人: | 杨东林;任涛;冯大伟;于正林;吴文龙;张光伟;谷欣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春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1N21/892 | 分类号: | G01N21/892 |
| 代理公司: | 长春菁华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 22210 | 代理人: | 陶尊新 |
| 地址: | 130022 吉林***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圆锥 轴承 滚子 表面 检测 装置 方法 | ||
1.圆锥轴承滚子表面疵病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料斗(1)、料道、拨盘(3)、CCD相机(4)、工控机(6)、光源(5)、摩擦轮(9)、检测台(14)、挡板(10)、弹射装置(11)和传送带(13);
所述进料斗(1)设置在所述料道的入口端,所述料道的入口端高于出口端倾斜放置,所述拨盘(3)设置在靠近所述料道出口端的上方,通过拨盘(3)间歇拨动圆锥轴承滚子;
所述检测台(14)入口端与所述料道的出口端连接,检测台(14)出口端设置有摩擦轮(9),所述摩擦轮(9)与所述检测台(14)出口端的圆锥轴承滚子配合,所述摩擦轮(9)通过挡板(10)与所述传送带(13)连接;所述检测台(14)出口端正上方设置有CCD相机(4),所述CCD相机(4)与被检测圆锥轴承滚子之间设置有光源(5),所述CCD相机(4)和光源(5)整体设置在不透明检测罩内,所述传送带(13)上与所述挡板(10)连接的一端设置有弹射装置(11);
所述CCD相机(4)采集的图像传输至工控机(6),通过工控机(6)控制弹射装置(11)弹出有疵病的圆锥轴承滚子(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锥轴承滚子表面疵病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料道为旋转料道(2),所述旋转料道(2)的半径与所述圆锥轴承滚子外表面展开面的半径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锥轴承滚子表面疵病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带(13)为凹槽传送带(13),所述凹槽传送带(13)的凹槽与圆锥轴承滚子相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锥轴承滚子表面疵病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台(14)为梯形台,所述梯形台上表面的倾斜角与二分之一圆锥轴承滚子的锥角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锥轴承滚子表面疵病检测装置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圆锥轴承滚子倒入进料斗(1),使圆锥轴承滚子顺序排列并送入旋转料道(2);
步骤二:拨盘(3)转动1/4圈,将一个圆锥轴承滚子送入到检测台(14)上;
步骤三:摩擦轮(9)转动带动检测台(14)出口端的被检测圆锥轴承滚子(8)做展开运动,所述CCD相机(4)实时对做展开运动的被检测圆锥轴承滚子(8)表面进行拍摄,并将图片传输到工控机(6);
步骤四:所述工控机(6)通过图像处理软件对步骤三中拍摄得到的图片进行图像预处理和缺陷识别,即将锥面多幅图像拼接后形成的轴承滚子表面完整图像,将预处理后的图像与预设的标准图像比对,判断被检测圆锥轴承滚子(8)是否为有疵病的圆锥轴承滚子(12),若是,执行步骤五,若否,执行步骤六;
步骤五:拨盘(3)转动1/4圈,待检测圆锥轴承滚子(7)滚下,并将检测完成的圆锥轴承滚子(15)推出进入凹槽传送带(13),通过工控机(6)控制弹射装置(11)运动,弹出有疵病的圆锥轴承滚子(12);
步骤六:拨盘(3)转动1/4圈,待检测滚子滚下,并将完成检测的滚子推出进入凹槽传送带(13),通过凹槽传送带(13)将检测完成的圆锥轴承滚子(15)输送出来;
步骤七:重复步骤二到步骤六,直到所有圆锥轴承滚子检测完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春理工大学,未经长春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34339.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