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加固碳酸盐岩类石质文物的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410333753.4 申请日: 2014-07-15
公开(公告)号: CN104163656A 公开(公告)日: 2014-11-26
发明(设计)人: 徐飞高;李丹 申请(专利权)人: 南昌大学
主分类号: C04B41/50 分类号: C04B41/50
代理公司: 南昌新天下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6115 代理人: 施秀瑾
地址: 330031 江西省*** 国省代码: 江西;36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加固 碳酸盐 岩类石质 文物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疏松碳酸钙岩石的加固方法,主要用于劣质碳酸钙石质文物的表层加固。

背景技术

我国拥有大量珍贵的文物和历史遗迹,其中露天石质文物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如六朝石刻、乐山大佛、云冈石窟、敦煌石窟、龙门石窟、南响堂石窟、大足石刻等。这些文物是重要的历史资源和旅游资源。露天石质文物按岩石成分主要分为硅酸盐类和碳酸盐类。硅酸盐类岩石包括花岗岩、砂砾岩等。花岗岩坚硬、耐久、稳定性高,如云冈石窟,它大部分雕凿在长石石英砂岩上,其主要成分是SiO2,其次是Al2O3;砂砾岩主要成分也为SiO2,但此类岩石中SiO2 绝大多数为沉积相的极细石英颗粒,颗粒间胶结物易被破坏,硬度不高,易风化,如乐山大佛(软质型粉砂岩),敦煌莫高窟等;碳酸盐岩类岩石包括石灰岩(CaCO3为主)和白云岩(有一定含量的MgCO3)等,其稳定性介于花岗岩和砂砾岩之间,如六朝石刻、南响堂石窟、龙门石窟等。六朝石刻属于碳酸盐类岩石,代表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南方石雕艺术最高水平,是可与古埃及、巴比伦、印度、希腊、罗马、文艺复兴等时代作品相媲美的艺术珍品,在世界范围内具有影响。由于化学作用(酸雨、大气中气溶胶、SO2、NOX和有机污染物),物理作用(冻融、盐作用),附着在石质文物的生物分泌出酸的腐蚀作用,造成六朝石刻等碳酸盐石质文物的破坏。为了防止化学、物理和生物作用对石质文物的腐蚀和劣化,或为了加固易碎、断裂、塌落的石材,通常在石材表面涂上一层防护材料。目前使用广泛的防护材料是烷氧基硅烷,如正硅酸乙酯。这类防护材料处理岩石时生成的硅氧烷聚合体能够在无机物颗粒之间产生架桥作用,通过烷氧基的水解,相邻颗粒间以硅氧烷链联结在一起使软弱、松散的砂岩得以加固和增强。烷氧基硅烷反应的产物与含有硅化合物的砂岩类似,与砂岩有很好的相容性、亲和性,因而对砂岩有很好的保护。碳酸盐类岩石的保护,由于烷氧基硅烷与碳酸盐类岩石缺乏亲和性, 岩石与聚合物之间不能形成化学键而对碳酸盐类岩石的保护不够理想,因而限制了烷氧基硅烷应用于碳酸盐类岩石的加固。正硅酸乙酯是烷氧基硅烷的典型代表,具有粘性低、能渗透进石材的孔隙、和环境中的水汽作用形成稳定的具有硅氧键的凝胶等优点。但正硅酸乙酯在石材孔隙干燥过程中,由于凝胶里面存在气液弯曲面,毛细力不同,造成凝胶开裂产生裂缝,从而不能有效对石材,尤其对劣化石材进行加固。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正硅酸乙酯无裂缝的制备方法,并能应用于六朝石刻等碳酸盐石质文物。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如下措施:首先用去离子水将待加固岩石的表面清洗干净,然后用酒石酸氨溶液预处理,再用改性的正硅酸乙酯溶胶处理石质文物,使疏松岩石的微裂隙得到填充,表层覆盖上二氧化硅,由此使疏松碳酸钙岩石得到加固和保护。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加固碳酸盐岩类石质文物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用去离子水将岩石表面清洗干净。

(2)用酒石酸和氨水调成pH=3.8~4.4,酒石酸浓度为0.15~0.20mol·L-1的酒石酸氨溶液,处理岩石表面,使岩石表面生成酒石酸钙转变层,从而使岩石表面带上功能性羟基基团。

(3)然后用改性的正硅酸乙酯溶胶处理石材表面,疏松岩石孔隙内生成以二氧化硅为主要成分的加固保护层,这些保护层与碳酸钙通过羟基连接。

(4)常温下老化7天以上。

步骤(3)所述的改性的正硅酸乙酯溶胶制备:首先常温下,将正硅酸乙酯和乙醇混合,搅拌10分钟,添加去离子水,在搅拌条件下超声10分钟,然后在剧烈搅拌下加入羟基为端基的聚二甲基硅氧烷,最后剧烈搅拌下加入表面活性剂正辛胺,滴加时控制正硅酸乙酯:乙醇:水:聚二甲基硅氧烷:正辛胺摩尔比为1:16:10:0.04:0.002;所述的羟基为端基的聚二甲基硅氧烷分子量为Mn≈550。

本发明步骤(3)所述的改性的正硅酸乙酯溶胶制备,所述的乙醇可以由异丙醇或丙酮替代。所述的表面活性剂正辛胺,可以由二月桂酸二丁基锡替代。

本发明步骤(3)所述的正硅酸乙酯溶胶处理石材表面的操作可以使用涂刷、喷淋等方法。

本发明的优点:由于正硅酸乙酯水解生成的是二氧化硅,因此与石材基地相容性好,不改变被保护石质文物的外观、颜色和手感;使石材的疏水、抗压强度、耐酸、耐污性得到改善和提高。

附图说明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昌大学,未经南昌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3375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