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分离二氯甲烷、三乙胺和水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333654.6 | 申请日: | 2014-07-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863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08 |
发明(设计)人: | 李春利;王洪海;耿海腾;余迎新;王荣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C17/38 | 分类号: | C07C17/38;C07C17/383;C07C19/03;C07C209/86;C07C211/05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巩克栋;杨晞 |
地址: | 300070***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分离 二氯甲烷 乙胺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使用精馏塔来分离二氯甲烷、三乙胺和水的方法。
背景技术
精馏是一种利用回流使液体混合物得到高纯度分离的蒸馏方法,是工业上应用最广的液体混合物分离操作,广泛用于石油、化工、轻工、食品、冶金、制药等领域。
二氯甲烷为无色液体,具有溶解能力强和毒性低的优点。二氯甲烷在中国主要用于胶片生产和医药领域。在制药工业中多用做反应介质,还可用作胶片生产中的溶剂等。三乙胺易燃,易爆,有毒,具有强烈刺激性。工业上主要用作溶剂、固化剂、催化剂等。制药行业中的溶媒废液中往往含有二氯甲烷、三乙胺和水等。将废液中的二氯甲烷和三乙胺回收再利用,不仅可以降低成本,还可以减少工厂对于废液中有害物质的处理和排放,大大降低了环境污染。目前,关于二氯甲烷、三乙胺和水三种混合物的分离方法未见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用精馏塔来分离二氯甲烷、三乙胺和水的方法。该方法可以有效地分离二氯甲烷、三乙胺和水的混合物,分离出的二氯甲烷和三乙胺的纯度较高,得到99.6%(质量分数,下同)的二氯甲烷和99.9%的三乙胺。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分离二氯甲烷、三乙胺和水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含有二氯甲烷、三乙胺和水的原料液首先送入第一分相罐;
2)将从第一分相罐上层料液中分离出的物流送入精馏塔,进行常压精馏操作,其塔顶温度维持在37-38℃,塔釜温度维持在88-89℃,塔釜采出三乙胺;
3)将精馏塔塔顶采出液送入第二分相罐,从第二分相罐上层料液分离出的物流中,得到二氯甲烷;从第二分相罐下层料液分离出的物流中,得到水。
步骤1)所述原料液按质量分数含有二氯甲烷65%,三乙胺30%和水5%。
步骤1)所述原料液的温度为20-25℃。所述温度可选择20.02℃,20.1℃,20.3℃,20.8℃,21.4℃,22℃,22.8℃,23.4℃,24℃,24.7℃等。优选地,在常压下将所述原料液送入第一分相罐。
所述第一分相罐的温度为10-35℃,压力为101.325kPa。所述温度可选择10.02℃,10.3℃,12℃,16.5℃,22℃,30℃,32.7℃,34.8℃等,优选为20℃。
步骤2)所述的精馏塔的塔板数为24块,从精馏塔的第12块塔板进料。
步骤2)先进行全回流操作稳定到精馏塔塔顶温度37-38℃,塔釜温度88-89℃左右时开始采出。所述塔顶温度可选择37.03℃,,37.14℃,37.42℃,37℃等;所述塔顶温度可选择88.02℃,88.12℃,88.4℃,88.9℃等。
所述精馏塔顶部设有全凝器。
所述精馏塔的回流比为0.3-1.0。所述回流比可选择0.31,0.42,0.5,0.58,0.7,0.85,0.92,0.99等,优选0.4。
所述第二分相罐的温度为10-35℃,压力为101.325kPa。所述温度可选择10.02℃,10.3℃,12℃,16.5℃,22℃,30℃,32.7℃,34.8℃等,优选为20℃。
一种分离二氯甲烷、三乙烷和水的方法,所述方法经工艺条件优化后包括以下步骤:
1)将含有二氯甲烷、三乙胺和水的原料液首先在常压下送入第一分相罐;所述原料液按质量分数含有二氯甲烷65%,三乙胺30%和水5%,其温度为20-25℃;所述第一分相罐的温度为10-35℃,压力为101.325kPa;
2)将从第一分相罐上层料液分离出的物流从精馏塔的第12块塔板送入精馏塔,进行常压精馏操作,精馏塔的塔板数为24块;所述精馏塔顶部设有全凝器,进行全回流操作稳定到塔顶温度37-38℃,塔釜温度88-89℃左右时开始采出,回流比为0.3-1.0;塔釜采出三乙胺;
3)将精馏塔塔顶采出液送入第二分相罐,所述第二分相罐的温度为10-35℃,压力为101.325kPa;从第二分相罐上层料液分离出的物流中,得到二氯甲烷;从第二分相罐下层料液分离出的物流中,得到水。
与已有技术方案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工业大学,未经河北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3365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