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脾胃阳虚寒型不孕症的中药组合物及应用有效
| 申请号: | 201410333576.X | 申请日: | 2014-07-0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7396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03 |
| 发明(设计)人: | 布焕景 | 申请(专利权)人: | 布焕景 |
| 主分类号: | A61K36/9068 | 分类号: | A61K36/9068;A61P15/08;A61K35/37 |
| 代理公司: | 无 | 代理人: | 无 |
| 地址: | 252300 山东省聊城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脾胃 阳虚 不孕症 中药 组合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纯中药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治疗脾胃阳虚寒型不孕症的中药组合物及应用。
背景技术
妇女的脾胃阳虚寒型不孕症是指妇女结婚2年以上不怀孕,主要原因是由于脾胃阳虚,脾失健运,运化失职,不能化气行水,冲任失调,脾阳虚不温胞宫,胞宫寒冷,阳虚水湿不化,水湿内停,使寒湿停于胞宫不能摄精,故不受孕。症见:形寒肢冷,喜暖畏寒,喜按,形瘦神倦,食欲减少,腹胀纳少,腹痛绵绵,大便溏薄,小便不利,或肢体困重,口色淡白,月经失调,白带多质稀,舌淡白,苔白腻,脉沉细。西医治疗妇女的不孕症多用促卵泡素或孕酮,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治疗,其效果极差,且有毒副作用。中医多采用人参、黄芪、党参、白芍、白术、茯苓、半夏、地黄、艾叶、附子、肉桂、鹿茸、吴茱萸、硫黄等药物加减治疗,或用香砂六君子汤(时方歌括)或用香砂养胃汤(万病回春)或艾附暖宫散(沈氏尊生方)或用暖宫丸(妇人良方)加减治疗,存在辩证不准,用药不精,治疗效果不理想,具有治愈率低,治愈慢的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提供一种治疗脾胃阳虚寒型不孕症的中药组合物,具有效果显著,疗效高,治愈快服用方便,无毒副作用的纯中药药物。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治疗脾胃阳虚寒型不孕症的中 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以下质量的中药原料配制而成的,干姜30、樟木25、小茴香18、桂枝18、紫苏18、草豆蔻15、薏苡仁30、鸡血藤18、炒山楂80、鸡内金30、佛手18、灯芯土18、红花15、泽兰18、飞来参25、白芥子12、麦冬18。将以上中药原料放在砂锅内,然后向砂锅内倒水过药面高5厘米,浸泡20分钟把水倒掉,然后再向砂锅内倒水过药面高5厘米,用武火熬开,改用文火熬30分钟把药液倒出,然后再向砂锅内倒水过药面高3厘米,用武火熬开,改用文火熬30分钟把药液倒出,把两次熬的药液倒在一块既得药液。
1、服用方法:日服2次,分2次服下,每次喝药液的一半,早、晚饭后服下。
2、疗程:15天为一个疗程,轻者1-2个疗程可治愈,重者,2-3个疗程可治愈。
3、治疗效果:治疗脾胃阳虚寒型不孕症有效率100%,治愈率96%,治愈后不易复发。
说明:所述的中药原料的质量单位为“克”
本发明具有温补脾阳,和胃祛寒,活血通经的功效。
本发明适用于脾胃阳虚寒型不孕症,症见形寒肢冷,喜暖畏寒,喜按,形瘦神倦,食欲减少,腹胀纳少,腹痛绵绵,大便溏薄,小便不利,或肢体困重,口色淡白,月经失调,白带多质稀,舌淡白,苔白腻,脉沉细。
本发明的药物机理是:
干姜:味辛,性热。入心、肺、脾、胃、肾经。具有温中祛寒,回阳救逆,温经止血的功效。参考(中医方药学,广东中医学院编,广东人民 出版社,1973年6月第1版第1次印刷,见236页)
樟木:味辛,性温。气香。具有温中散寒,行气止痛的功效。(同上,见248页)
小茴香:味辛,性温。入肝、脾、胃经。具有理气止痛,温中开胃的功效。(同上,见241-242页)用于脾胃虚寒。
桂枝:味辛、甘,性温。入肺、膀胱经。具有发汗解表,温经散寒,通阳化气的功效。(同上,见67页)
紫苏:味辛,性温。气香。入肺、脾经。具有解表散寒,行气和中,解鱼蟹毒的功效。(同上,见68-69页)
草豆蔻:味辛,性温。气香。入脾、胃经。具有祛寒燥湿,芳香健胃的功效。(同上,见302页)
薏苡仁:味甘、淡,性微寒。入脾、肾、肺经。具有利水渗湿,祛风湿,清热排脓,健脾止泻的功效。(同上,见308-309页)
鸡血藤:味苦、微甘,性温。入肝、肾经。具有祛风湿,舒筋络,活血补血的功效。(同上,见364-365)
炒山楂:味酸、甘,性微温。入脾、胃、肝经。具有消食导滞,化瘀散结的功效。(同上,见461页)
鸡内金:味甘、涩,性平。入脾、胃、小肠、膀胱经。具有消食化积,止遗尿,化石通淋的功效。(同上,见463-464页)
佛手:味辛、微苦,性微温。入肝、脾、胃经。具有行气止痛,和胃健脾的功效。(同上,见485)
灯芯土:味辛,性微温。入脾、胃经。具有温血止血,温胃止呕,收 敛止泻的功效。(同上,见533页)
红花:味辛、性温。入心、肝经。具有活血通经,祛瘀止痛的功效。(同上,见549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布焕景;,未经布焕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3357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