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网络系统和数据传输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333559.6 | 申请日: | 2014-07-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45357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04 |
发明(设计)人: | 王然益 | 申请(专利权)人: | 智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24 | 分类号: | H04L12/24;H04L12/931 |
代理公司: | 隆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72003 | 代理人: | 张浴月;石海霞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网络 系统 数据传输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网络系统和数据传输方法,上述方法用于一数据中心发生查找失败,无法将一数据封装由一第一服务器的一第一虚拟主机传送至一第二服务器的一第二虚拟主机的情况,上述方法包括:通过一第一架顶交换器的下行链路连接端口,根据一服务事件标识,传送上述数据封装;封装上述数据封装,且设定一用户虚拟区域网络标识为一第一数值;传送封装的上述数据封装至一第一骨干交换器;通过第一骨干交换器根据一溢流信息传送上述数据封装至第二虚拟主机,其中溢流信息根据一溢流‑骨干虚拟区域网络标识来产生。本发明可避免造成不必要的频宽资源的浪费,且达到更有效率的数据传输,以提升整体信息中心的运作成效及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主要涉及数据中心(datacenter)的数据传输技术,尤其涉及数据中心发生数据溢流(flooding)时的数据传输技术。
背景技术
随着信息科技的快速演进,各种不同类型的网络系统架构,例如:服务器系统或数据中心等,已广泛应用在日常生活中。
一般而言,数据中心网络系统包括多个架顶式交换器(Top-of-Rack switch,TORswitch)和服务器以及至少一骨干交换器(spine switch)。服务器中则可包括多个虚拟主机(virtual machine,VM)。因此,网络系统通过一建构好的网络架构,可使得不同服务器的虚拟主机可通过交换器和骨干交换器来传送数据。
然而,当交换器发生查找失败(lookup fail)而无法将数据封装传送给目标服务器时,溢流(flooding)的情形就会发生,也就是架顶交换器在得知交换器发生查找失败(lookup fail)后,便会将此数据封装传送给除了接收此数据封装的端口(port)以外的所有其余端口。然而,由于有些交换器所连结的服务器并不需要此数据封装,因此,若将数据封装传送给所有交换器及服务器相当无效率且会占用了许多频宽,而延迟到其它正常的传输。因此,当溢流的情形发生时,如何更有效率地控制和处理以溢流的方式传输数据封装将是个重要的课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网络系统和数据传输方法,当数据中心发生溢流(flooding)时,可通过溢流-骨干虚拟区域网络标识(f-BVID)来建构溢流信息的技术。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网络系统,用于一数据中心(datacenter)中执行数据传输,上述网络系统包括:一控制器,根据一溢流-骨干虚拟区域网络标识(f-BVID),产生一溢流信息;一第一服务器,包含具有一第一租户标识(tenant ID)的一第一虚拟主机,上述第一虚拟主机产生并输出一数据封装;一第二服务器,包含具有上述第一租户标识的一第二虚拟主机;一第一架顶交换器,连接上述第一服务器,且从上述第一服务器接收上述数据封装;一第二架顶交换器,连接上述第二服务器;以及一第一骨干交换器,连结上述第一架顶交换器和上述第二架顶交换器,且接收从上述第一架顶交换器传送经封装的上述数据封装,并根据上述溢流信息传送上述数据封装至上述第二架顶交换器,其中当上述第一架顶交换器发生查找失败(lookup fail),无法将上述数据封装传送至上述第二虚拟主机时,上述第一架顶交换器根据一服务事件标识(ISID),从其下行链路连接端口传送上述数据封装,且上述第一架顶交换器封装(encapsulation)上述数据封装,设定一用户虚拟区域网络标识(CVID)为一第一数值,并传送封装的上述数据封装至上述第一骨干交换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智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智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3355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