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直接压力测量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410333279.5 | 申请日: | 2014-07-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56724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26 |
发明(设计)人: | 孟繁坤;陈明溪;曲锰 | 申请(专利权)人: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8/04 | 分类号: | A61B8/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69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直接 压力 测量 装置 | ||
中国是全世界肝病最多的国家。并且脂肪肝和酒精肝正在不断快速增加着肝硬化的发病率,肝硬化的患者都会发生门静脉高压,而门静脉高压多能造成胃食管静脉大出血,其直接死亡率高达40%以上。造成这种危局的原因是国内外至今没有简便易行和安全准确的门静脉压力监测方法。
本专利技术能很好地解决上述危局,避免患者突然死亡:在十分普及的微创介入技术基础上,利用本专利技术产品可以直接准确的测得门静脉压力,从而能客观评估门静脉高压大出血的危险系数,并有效避免门静脉高压突发大出血。具有十分显著的医学临床创新意义和实用价值。
1、技术领域
本专利属于医学临床应用领域,它可以填补一个临床诊断的空白,从而避免肝硬化的病人突发大出血死亡。
2、背景技术
多年来肝硬化后必然发生的门静脉高压都是凭借各种很间接、并创伤较大的方法在诊断,准确性较低,操作难度大,所以绝大多数患者都在被动无奈等待突发大出血的致命威胁。我们设计该专利技术装置,能够解决以上临床困难。
3、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测压装置,其结构主要包括三个部分:
1)“连接乳头”(2)和“测压管”(3)是一体化的:“连接乳头”(2)用于连接穿刺针(4)上的“连接导管”(5),“测压管”(3)用于显示门静脉血液的体外血柱高度,并能够很便捷的垂直插装在“水平基板”(6)上;
2)水平尺(7):是一个固定在“水平基板”(6)上的、密封的半圆形水泡,用于调整“水平基板”(6)使其处于完全水平;
3)水平基板:用于连接“测压管”(3)和安装“水平尺”(7),并能在临床应用时稳定放置在患者的腹壁(参见附图2)。
4、附图说明
说明书中的专利装置结构参见“图1-1”和“图1-2”:
图1-1是本专利装置结构正视图
图1-2是本专利装置结构俯视图
图2是本专利装置“使用方法”示意图
现按照本专利装置的各结构、连接及其功能,逐一介绍如下:
1)一体化的“连接乳头”(2)和“测压管”(3):该装置通过“连接乳头”(2)能够很便捷 的连接门静脉穿刺针(4)的“连接导管”(5),而“连接乳头”(2)与“测压管”(3)直接联通并为一体,二者还要直接插入本发明装置的“水平基板”(6),并与“水平基板”(6)呈垂直关系(参见附图1),所以可直接显示门静脉压力的“体外压力值”(参见附图2);这个结构在实际应用中须制成一次性使用的无菌包装。既安全又方便。
2)水平尺(7):是一个固定在“水平基板”(6)上的密封半圆形水泡,当水泡里的小气泡位于居中位置时(参见附图1中的“俯视图”,即附图1-2),“水平基板”(6)即为完全水平状态,此时的“测压管”(3)就处于完全垂直状态(测压管的压力刻度显示值最准确)。
3)水平基板(6)具有3个特点:A、能够直接与“测压管”(3)垂直插接;
B、通过安装在其上的“水平尺”(7),可以校正至完全水平;C、“水平基板”(6)的底面放置在仰卧位患者的腹壁上,这样就保证了影像设备直接测量到的“腹内压力值”(相当于厘米水柱)与“测压管”(3)显示的“腹外压力值”相加,正好等于实际的门静脉压力值。
5、具体实施方式(请参照附图2) 即肝脏的门静脉主干水平剖面图
1)首先取出消毒灭菌后的“水平基板”(6),再打开一个一次性使用的“测压管”(3),并将“测压管”(3)插装在“水平基板”(6)上;
2)把穿刺针上的“连接导管”(5)插接在“连接乳头”(2)上;
3)根据“水平尺”(7)调整“水平基板”(6)至完全水平状态;
4)放开“连接导管”(5)上的止血钳,让门静脉血液自然流进“测压管”(3);
5)待“测压管内”血柱稳定后,读取“测压管”(3)上的血柱最高值(腹外压力值);
6)将“测压管”(3)的“腹外压力值”与医学影像设备测量所得的“腹内压力值”相加,即可得到准确的门静脉压力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未经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3327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