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修井作业管柱移运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1410332885.5 | 申请日: | 2014-07-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5372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19 |
| 发明(设计)人: | 张淑芬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启源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E21B19/14 | 分类号: | E21B19/14 |
| 代理公司: | 西安亿诺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61220 | 代理人: | 韩素兰 |
| 地址: | 710065 陕西省西安市高新区沣***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作业 管柱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石油机械装备领域,具体涉及修井作业管柱移运装置。
技术背景
我国油田每年进行的各类修井作业中,85%以上为小修作业。其中,起下作业在小修作业过程中工作频率最高,所耗费的时间一般要占据修井总用时的70%以上。目前,国内大部分油田修井作业一直采用吊卡与惯性小滑车互相配合对管柱进行起吊与下甩,4人协同、轮流交换的作业方式,其具体工作过程如下:上管柱首先由2名工人利用撬杠将管柱从管排架抬到惯性小滑车上,管柱一端由小滑车固定,另一端搭在坡道上,卷扬机带动小滑车运动,管柱沿着坡道滑动上升至修井平台上,再用吊卡卡住管柱,卸掉小滑车,利用吊卡将管柱拉起,使管柱另一端至井口处与井内管柱进行对扣。下管柱首先利用吊卡将1根管柱从井内拉出并卸扣,由工人将管柱末端推至坡道,吊卡随游车下行,管柱沿着坡道下滑至惯性小滑车上,管柱随小滑车运动到水平位置,然后由2名工人将管柱推至管排架上。
显然上述操作方式需要多人共同完成,并且其工作效率低,劳动强度大,作业危险性高。辽河油田主产稠油,稠油易凝固,更不利于管柱的输送,增加了管柱拉送和排放的难度。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构思新颖,结构简单,技术可行,并能够与现有的修井设备配合使用,实现了管柱移运与排放的自动化操作的修井作业管柱移运装置。
本发明修井作业管柱移运装置,包括该底座、上下管装置、造斜滑道、动力伸出臂,底座由普通型材焊接而成,底座的两端分别与四个上下管机构相连,上部连接滑道和动力伸出臂,中间放置液压站和电控柜,底座与上下管装置之间由稳定架斜拉杆固定,底座上有斜拉杆挂耳,底座上焊接液压缸销座,连接三个造斜起升液压缸。
优选地,滑道包括主滑道和辅助滑道,滑道中间采用液压缸推动动力伸出臂,伸出行程可达2 m。主滑道前端和动力伸出臂后端均有导轮,辅助滑道成V形。
优选地,动力伸出臂的下端设有液压缸活塞杆,与滑道上端的液压缸相配合,动力伸出臂上端的V形槽两端设有挡销,动力伸出臂上端的V形槽中间装有链条。
优选地,上下管装置包括上下管主体、上管拨叉、下管拨叉,所述上、下管拨叉的一端通过销轴固定在上下管装置主体上,上、下管拨叉分别连接有一液压缸。
本发明构思新颖,结构简单,技术可行,并能够与现有的修井设备配合使用,实现了管柱移运与排放的自动化操作,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图1为修井作业移运装置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上下管装置,2-管柱,3-动力伸出臂,4-底座,5-液压站,6-滑道,7-控制柜,8-斜拉杆挂耳,9-稳定架斜拉杆,10-副液压缸,11-主液压缸,12-挡销,13-V形槽,14-链条。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修井作业管柱移运装置,包括该底座4、上下管装置1、滑道6、动力伸出臂3,底座4由普通型材焊接而成,底座4的两端分别与四个上下管装置1相连,上部连接滑道6和动力伸出臂3,中间放置液压站5和电控柜7,底座4与上下管装置1之间由稳定架斜拉杆9固定,底座4上有斜拉杆挂耳8,底座4上焊接液压缸销座,连接三个造斜起升液压缸,滑道包括主滑道和辅助滑道,滑道中间采用液压缸推动动力伸出臂3,伸出行程可达2 m。滑道起落装置主要采用一个主液压缸11、两个辅助液压缸10的支撑装置,主滑道前端和动力伸出臂3后端均有导轮,辅助滑道成V形。动力伸出臂3的下端设有液压缸活塞杆,与滑道上端的液压缸相配合,动力伸出臂3上端的V形槽两端设有挡销12,动力伸出臂3上端的V形槽中间装有链条14。上下管装置1包括上下管主体、上管拨叉、下管拨叉,所述上、下管拨叉的一端通过销轴固定在上下管装置主体上,上、下管拨叉分别连接有一液压缸。
作业过程分为以下三个步骤:第一步,拨起管柱2首先调试该装置,使之处于工作状态,然后启动上管装置液压缸1工作,该装置中的上管拨叉自动将管排架上的一个管柱2拨起,在挡销12的限制作用下,使管柱2安全地停在动力伸出臂V形槽上方的链条14上。第二步,斜起管柱管被拨到动力伸出臂3上后,在造斜主副液压缸的控制下斜撑装置开始工作,使得管柱倾斜一定角度,以便前送管柱,实现送管作业。第三步,推送管柱动力伸出臂沿滑道前进,使得管柱2和工作台面有一个相同的定位基准,保证管柱对中移送到指定的位置,完成接送管柱任务。然后逆向运动,退回到初始位置,准备操作下根管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启源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陕西启源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3288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煤矿采动区地面井集成式抽采系统
- 下一篇:扶正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