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绕线装置及带绕线功能的便携式空压机在审
申请号: | 201410332839.5 | 申请日: | 2014-07-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5028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19 |
发明(设计)人: | 杨琪;杨国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瑞柯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H75/38 | 分类号: | B65H75/38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华南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15 | 代理人: | 何树良 |
地址: | 523808 广东省东莞市松山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线装 带绕线 功能 便携式 空压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便携式空压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绕线装置及带绕线功能的便携式空压机。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的空压机绝大多数为机体设一个卡线槽,然后通过人手手动将电源线硬塞进该卡线槽内,操作十分费劲,大大降低用户体验。尤其是在寒冷天气,电源线的绝缘体越冷会变硬,用户要将电源线完全塞进卡线槽内将显得更加困难,因此,导致很多用户第一次使用空压机并将电源线取出后,就不愿意再将电源线塞回卡线槽内,散露在外面的电源线显得乱七八糟,影响美观。
由于存在上述缺点,部分厂家对空压机做出进一步改进。在空压机的旁侧留出绕线位。例如:绕线盘、绕线槽等等。设置绕线位的空压机在一定程度上提升用户的操作方便性,但是用户需要一圈一圈用手将电源线绕上绕线盘或绕线槽,也显得比较费时、费力。另外还有一个显著缺点就是,绕进绕线盘或绕线槽的电源线束通常都是扭曲、杂乱的,而且绕线盘或绕线槽的卡线位通常都比较宽,往往导致空压机的整体尺寸变大。
因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的空压机绕线装置作出进一步改进,给用户带来更好的使用体验。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绕线装置,通过旋转绕线盘将电源线轻松绕制于绕线盘并收纳于绕线槽内,操作方便快捷,提升用户体验。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带绕线功能的便携式空压机,通过旋转绕线盘将电源线轻松绕制于绕线盘并收纳于绕线槽内,不仅操作方便快捷,提升用户体验,还可以减少空压机体积,携带更为方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一种绕线装置,包括壳体和绕线盘,所述绕线盘转动连接于壳体,所述绕线盘与壳体之间开设有用于容置电源线的绕线槽,所述绕线槽设置有进线口;旋转绕线盘进行收线时,所述电源线通过进线口绕制于绕线盘并收纳于绕线槽。
作为优选,所述绕线盘的外侧面连接有可拆卸的手柄。
作为优选,所述手柄包括弧形弹性部和把手,所述把手连接于弧形弹性部,所述弧形弹性部的两端设置有卡钩,所述绕线盘的外侧面开设有与所述卡钩相匹配的卡槽,所述手柄通过卡钩与卡槽的配合卡接于绕线盘的外侧面。
作为优选,所述壳体开设有用于收纳所述手柄的安装卡位。
作为优选,所述进线口设置有用于梳理电源线的疏导装置,所述疏导装置包括上导片和下导片,所述上导片和下导片之间留有用于迫使电源线整齐进线或出线的导向口。
作为优选,所述绕线槽的截面高度等于电源线的宽度。
作为优选,所述绕线盘的外侧面开设有手动旋转孔。
一种带绕线功能的便携式空压机,包括充气机芯,还包括绕线装置,所述充气机芯设置于壳体内部,所述壳体的外侧面设置有转轴,所述绕线盘转动连接于转轴;所述转轴的轴线处设有贯穿孔,所述电源线穿过贯穿孔与壳体内部的充气机芯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绕线盘与转轴之间连接有转动元件。
作为优选,所述转动元件为轴承。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的绕线装置相比,本发明的绕线装置具备如下优点:1、通过旋转绕线盘进行收线时,电源线经过进线口绕制于绕线盘并收纳于绕线槽内,操作十分方便快捷,无论是寒冷或炎热的天气都不会影响用户的操作体验。2、进线口设置有用于梳理电源线的疏导装置,使电源线能够整齐有序的进线或出线,整齐美观之余,还使得绕线槽的截面高度减少至电源线的宽度大小,大大降低绕线装置的占用体积。3、绕线盘的外侧面设置有可拆卸的手柄,使用时,用户可以通过手柄旋转绕线盘进行收线动作,完毕后可将手柄拆卸下来安装于壳体的安装卡位,方便操作的同时,进一步降低绕线装置的占用体积。
与现有技术的空压机相比,本发明的带绕线功能的便携式空压机,同样具备上述优点,使空压机的绕线更加方便快捷,提升用户体验的同时,也减少空压机的体积,携带更为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绕线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绕线装置的主视图。
图3为沿图2中B处的局部放大视图。
图4为本发明一种绕线装置的立体结构爆炸示意图。
附图标记包括:
1—壳体 11—安装卡位 12—转轴
13—贯穿孔 2—绕线盘 21—卡槽
22—手动旋转孔 3—绕线槽 31—进线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瑞柯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东莞瑞柯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3283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统计分析的节能优先电梯调度方法
- 下一篇:一种断纱提醒装置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